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
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
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
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
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
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
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这是一首充满深意的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社会状态的思考。诗中“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两句,直接点出了汉末乱世,小人的得势,而有才德之士却不得志,这是对历史悲剧的一种描述。
接着,“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进一步描写了这种社会状态下的道德沦丧与权谋横行。这里的“玉帛”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斧锧婴缙绅”则是对那些被权力束缚、不得展现真才实学者的哀叹。
诗人通过“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表达了对于能够保持真性、不随波逐流的高洁人物的赞美。郭先生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道德模范,或者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而“卷舒得其真”则强调了这种品格的难能可贵。
在“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那些能够超脱世俗、保持高尚风度,同时又关心民间道德的人物的敬仰。这里的“雍容”四字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紧接着,“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两句,则是诗人对于理想人物在黑暗时代依然保持本色、不随世俗沉浮的赞颂。这种品格,是诗人所推崇的,也是他个人追求的理想。
“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强调了这样的理想人物,即便是在封建社会中,他们也不屑与一般的诸侯结交,更不愿成为皇帝的臣子。这里体现的是一种超越世俗权力的精神独立。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则是对那些为了保持高洁品格,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人物的一种赞美。这两句诗语言强烈,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精神境界的无比崇敬。
最后,“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和“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则是对那些追求高尚理想的人物最终能够超脱尘世、找到心灵归宿的一种美好愿景。这里的“洛桥津”可能是一处历史上的地点,而“仙舟”则象征着一种精神的解放和飞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咏叹,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物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乱象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精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陶山先生主文盟,郭令好学加劝惩。
平阴儒学日复振,不让五虎专前名。
靳侯才名驰冀北,初官佐治肥子国。
下车首询沂上人,供室劝学增润色。
文章圆熟推许公,典而丽兮词更工。
山城天荒从此破,白袍换绿荣乡中。
苏仙久藉家学力,内抱英华外谦抑。
十年作赋气凌云,唾手功名不劳得。
古学众许芝亭刘,下笔万字何能休。
俯就绳墨入赋室,一战而胜酬焚舟。
贤哉酅河子董子,八举终场人罕比。
广阳就试欲投名,尚以老成为所耻。
孝感里中重王兄,德与才称非过情。
耽经玩史日无辍,蔼然素有场屋声。
升也文学宗董氏,陶山竹溪亦席侍。
靳老馀绪复稔闻,驽马十驾希騄耳。
明昌天子试飞龙,董子王升文并雄。
金门献赋仆亦与,北宫唱第三人同。
至今地脉何曾断,吾乡士风天下冠。
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
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
潜遗祖德借馀论,又向蟾宫折桂枝。
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
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
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
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
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
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
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
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
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
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
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
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
芸窗昼寂閒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
不才鲁钝甘隐居,但庆诸公膺器使。
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
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
《群贤登第诗》【金·翟升】陶山先生主文盟,郭令好学加劝惩。平阴儒学日复振,不让五虎专前名。靳侯才名驰冀北,初官佐治肥子国。下车首询沂上人,供室劝学增润色。文章圆熟推许公,典而丽兮词更工。山城天荒从此破,白袍换绿荣乡中。苏仙久藉家学力,内抱英华外谦抑。十年作赋气凌云,唾手功名不劳得。古学众许芝亭刘,下笔万字何能休。俯就绳墨入赋室,一战而胜酬焚舟。贤哉酅河子董子,八举终场人罕比。广阳就试欲投名,尚以老成为所耻。孝感里中重王兄,德与才称非过情。耽经玩史日无辍,蔼然素有场屋声。升也文学宗董氏,陶山竹溪亦席侍。靳老馀绪复稔闻,驽马十驾希騄耳。明昌天子试飞龙,董子王升文并雄。金门献赋仆亦与,北宫唱第三人同。至今地脉何曾断,吾乡士风天下冠。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潜遗祖德借馀论,又向蟾宫折桂枝。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芸窗昼寂閒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不才鲁钝甘隐居,但庆诸公膺器使。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
https://shici.929r.com/shici/eKqBbLT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