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蜀》
《去蜀》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ǔ
táng /

zǎishǔjùnniánzhōu
guānsāizhuǎnzuòxiāoxiāngyóu

shìshìhuángcánshēngsuíbáiōu
ānwēichénzàilèichángliú

注释
蜀郡:秦灭古蜀国,始置蜀郡。
梓州:四川三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梓潼郡为梓州。
如何:犹岂料。
关塞:边关;边塞。
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二水是湖南境内两条重要河流,此泛指湖南地区。
世:一作“万”。
黄发:年老。
残生:残余的岁月、生命。
大臣:泛指朝廷掌权者。
不:一作“何”。
翻译
我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有一年是在梓州度过的。
岂料兵荒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为什么反要远赴潇湘做客呢?
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却已经年老,余生只能像江上白鸥一样漂泊。
国家安危大计自有当政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人何须枉自老泪长流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离家乡、漂泊异地的感慨以及对于个人命运和国家安危的思考。首句"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无奈与孤独。

接着,"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则是说尽管面对重重障碍和困难,但还是选择了继续前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潇湘水域的游历上。这里潇湘不仅是一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一句,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黄发代表着岁月的流逝,而随白鸥则是说即使在残生之中,也只能像那自由自在的白鸥一样,随波逐流。

最后两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显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怀,同时也是一种对掌握国家命运的大臣的信任。即便是在个人的困顿与国之安危之间,诗人也不至于过度悲伤,因为有着智慧和能力的领导者在位维护着国家。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他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大事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和陆伴读闿过梅根

江行惬素怀,遐览匪游冶。

开篷望九华,隐隐白云下。

素波明远川,青天入平野。

烟树澹欲无,风泉断还泻。

因知渼陂舟,差胜习池马。

斯游乐未央,我辈胡为者。

(0)

赠内兄张行中

乡里通家好,闺门令妹贤。

如何十年内,漂泊一身全。

落叶空江雨,征鸿绝塞天。

白头伤骨月,相对各潸然。

(0)

暮春雨中作

湘帘卷尽思悠悠,目断遥天雨未收。

莫道故园无别恨,落花流水也关愁。

(0)

书云山小景

野杖闲行日未曛,商歌休使世人闻。

生平最是知心者,秪有青山共白云。

(0)

灞陵衰柳

昨夜微霜落灞桥,数行官柳正萧萧。

听莺坐处空残叶,系马门前有旧条。

色借青娥双晚黛,声随急吹度寒蜩。

秦山送别那堪折,应把离情寄玉箫。

(0)

送人游武夷

闽州山水独清晖,九曲仙源世所稀。

剑浦夜天烟外小,幔亭溪树鸟边微。

胡僧共饭骊珠钵,羽士相逢薜荔衣。

玉女峰南孤磬里,知君今去欲忘归。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