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尽奇绝,雪羃更精神。
玉笋抽当震,瑶簪出奠寅。
高低同一色,草木借三春。
欲访仙庐迹,漫漫认未真。
山峰尽奇绝,雪羃更精神。
玉笋抽当震,瑶簪出奠寅。
高低同一色,草木借三春。
欲访仙庐迹,漫漫认未真。
这首诗描绘了东山雪后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景的壮丽与静谧。
首句“山峰尽奇绝”,开篇即点出山峰之独特与非凡,引人入胜。接着“雪羃更精神”一句,通过“羃”字形象地描绘了雪覆盖山峰后的朦胧美,赋予了山峰以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玉笋抽当震,瑶簪出奠寅”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玉笋和瑶簪,生动地描绘了雪后山峰的清秀与挺拔,仿佛在震颤中抽出,又如瑶池中的簪子般高耸,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美感。
“高低同一色,草木借三春”则进一步渲染了雪后山林的统一色调,虽是冬日,却因雪的覆盖而显得生机勃勃,仿佛春天提前降临,草木得以借雪的洁白与温暖,展现出了生命的活力。最后,“欲访仙庐迹,漫漫认未真”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仙人居所的愿望,但在这茫茫雪景中,仙踪难觅,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向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东山雪后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憧憬。
病夫毛骨日凋槁,愁见米盐惟醉倒。
忽传骚客赋寒梅,感物伤春同懊恼。
江边不识朔风劲,墙头亦有南枝早。
未开素质夜先明,半落清香春更好。
邻家小妇学闲媚,靓妆惟有长眉扫。
孤芳已与飞霰竞,结子仍先百花老。
苦遭横笛乱飞英,不见游人醉芳草。
可怜物性空自知,羞作繁华助芒昊。
鸡鸣东海朝日新,光蒙洲岛雾雨匀。
一晞石上遍生耳,幽子自食无来宾。
寄书乞取久未许,箬笼蕉囊海神户。
一掬谁令堕我前,无为知我超诸数。
此身不愿清庙瑚,但愿归去随樵苏。
龟龙百岁岂知道,养气千息存其胡。
尘中学仙定难脱,梦里食芝空酷烈。
中山军府得安闲,更试朝霞磨镜铁。
于菟绝绳去,顾兔追龙蛇。
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
嗟我地上人,岂复奈尔何。
未去不自闲,将去乃喧哗。
天上驱兽官,为君肯停檛。
鲁阳挥长戈,日车果再斜。
酾酒劝尔醉,期尔暂蹉跎。
偕醉遣尔去,寿考自足誇。
饥民畏寒尤恶雪,旋理破裘纴败缬。
我虽久客未成归,黍酒齑羹还泼节。
汝雨薪炭旧如土,尔来薄俸才供爇。
眼前暖热无可道,心下清凉有馀洁。
颍川归去知何时,祠宫欲罢无同列。
夜中仿佛梦两儿,欲迓老人先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