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于独鹤瘦于梅,小袖春衫晋样裁。
推出柴车人不指,前身曾住洛中来。
清于独鹤瘦于梅,小袖春衫晋样裁。
推出柴车人不指,前身曾住洛中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瘦如鹤、衣着朴素的隐士形象。诗人通过"清于独鹤"和"瘦于梅"的比喻,赞美了人物的高洁品性,比独鹤更清逸,比梅花更耐寒。"小袖春衫晋样裁"则暗示了这位人物的服饰简约而典雅,具有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范。
"推出柴车人不指"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低调与谦逊,即使推着简陋的柴车出行,人们也难以辨认出他的身份,反映出他深藏不露的生活态度。最后,"前身曾住洛中来"点明了此人的来历,可能暗示他有深厚的学问或曾经在洛阳这样的文化中心居住过,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诗,通过对人物外在和内在品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人格的敬仰。
南屏翁,斯文千古何终穷,清辉灵气斗牛充。
我从公家二老话此事,寒更支坐烛跋红。
哀哉人琴俱亡天地覆,有刀有玉谁错砻。
翁今岿然鲁灵殿,砥柱一叶万仞中。
朅来访我维摩室,我起于坐欣迎公。
惊呼绝叹吾道厄,客卿颖士委蒿蓬。
灶煤苇管不足用,宣城黟水无良工。
奈何盲卒乘钝马,欲写杰作称词雄。
赠公撒雷挥电施敏手,馀事渲染文字如飞虫。
我生哀伤所欠死,十年破砚烟雨濛。
一朝洗眼获玉句,金膏水碧浸方瞳。
翰墨场中身老大,期公盛气晚霞同。
峥嵘素论犹激烈,始信迂儒曲学如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