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意惊寒早,云痕带梦浮。衰杨已觉不禁秋。
况听数声征雁过江头。帘箔低慵卷,书签散未收。
假饶真个不知愁。何事夕阳无语独登楼。
霜意惊寒早,云痕带梦浮。衰杨已觉不禁秋。
况听数声征雁过江头。帘箔低慵卷,书签散未收。
假饶真个不知愁。何事夕阳无语独登楼。
这首《南歌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首句“霜意惊寒早”,点明季节转换,霜降预示着寒冷的到来,给人一种突然的警醒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云痕带梦浮”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彩的形态与梦境相连,既展现了云彩在天空中飘荡的姿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多变,仿佛梦境般难以捉摸。
“衰杨已觉不禁秋”则通过描写衰败的杨树无法抵挡秋风的侵袭,象征着生命的衰落与自然界的循环更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况听数声征雁过江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大雁南飞是秋天的标志,它们的鸣叫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迭,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仿佛是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引发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
接下来的几句“帘箔低慵卷,书签散未收”,描绘了室内环境的慵懒与杂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疏懒与无所适从,同时也可能象征着知识的散失或生活的无序。
最后,“假饶真个不知愁。何事夕阳无语独登楼”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表面上装作不知愁苦,但面对夕阳独自登楼的情景,却无法掩饰内心的忧伤与孤独。夕阳的静默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和动人。
综上所述,《南歌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的凄美与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哀愁,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抒情佳作。
水绘馀春,有数朵、瑶台琼蕊。
横钩秀月,清影绿窗云碎。
萧疏冷韵,犹带孤山风味。金闺里。
任香沾绣幕,妆添眉翠。
怜伊无限柔情,倩青鸟慇勤,折来相寄。
新诗玉润,谁赏谢庭风絮。
当年携手,记分韵、联题花底。今非矣。
怀人想、雕阑闷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