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幄阴浓,最宜婪尾春归后。
细风轻逗,依约低长袖。瞥见妍姿,窈窕明如绣。
帘垂昼。曲栏杆右,一架烟痕瘦。
翠幄阴浓,最宜婪尾春归后。
细风轻逗,依约低长袖。瞥见妍姿,窈窕明如绣。
帘垂昼。曲栏杆右,一架烟痕瘦。
这首《点绛唇》由清代诗人廖云锦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庭院之景,细腻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翠幄阴浓,最宜婪尾春归后。" 开篇以“翠幄”形容绿树浓荫,春末时节,阳光透过密叶,形成一片片翠绿的阴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婪尾春归后”,则暗示了春天即将离去,但在这最后的时光里,大自然依然展现出其最迷人的风采。
"细风轻逗,依约低长袖。" 细微的春风轻轻拂过,仿佛在与树叶低语,又似在轻抚着它们的“长袖”。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风以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瞥见妍姿,窈窕明如绣。" 突然间,一抹娇美的身影映入眼帘,她身姿曼妙,如同精美的刺绣一般明亮动人。这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也暗喻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帘垂昼。曲栏杆右,一架烟痕瘦。" 日光透过垂下的窗帘洒进室内,光线与阴影交织,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曲曲折折的栏杆旁,一架藤蔓植物显得格外瘦削,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一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庭院之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韵律。
整体而言,《点绛唇》以清新淡雅的语言,细腻地捕捉了春末夏初时节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与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燕泥沾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新晴。
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
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
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
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
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
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
卷春去,剪东风、千缕碎云。
曲屏遮断行云梦,西楼怕听疏雨。
研冻凝华,香寒散雾,呵笔慵题新句。长安倦旅。
叹衣染尘痕,镜添秋缕。
过尽飞鸿,锦笺谁为寄愁去。
箫台应是怨别,晓寒梳洗懒,依旧眉妩。
酒滴垆香,花围坐暖,闲却珠鞲钿柱。芳心谩语。
恨柳外游缰,系情何许。暗卜归期,细将梅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