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军败信途穷,徐庶推能荐卧龙。
不是卑词三访谒,谁令玄德主巴邛。
豫州军败信途穷,徐庶推能荐卧龙。
不是卑词三访谒,谁令玄德主巴邛。
这首诗描绘的是刘备在遭遇豫州军败之后,寻找能够辅佐他的贤才的场景。徐庶虽有才能,却未能得到刘备的赏识,而刘备最终发现了躲隐于民间的诸葛亮,即卧龙。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加工,展现了刘备慧眼识才和诸葛亮忠心辅主的形象。
“豫州军败信途穷”一句,表达了刘备在豫州兵败之后,对外界传来的消息感到困顿无助。"徐庶推能荐卧龙"则是说徐庶虽有推荐才能之人,但未被刘备所用,而“卧龙”暗指诸葛亮,寓意深远。
“不是卑词三访谒”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刘备并非轻率下判断,只是在多次探寻之后才发现真正的人才。"谁令玄德主巴邛"则是说,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刘备得以定都巴蜀,开创基业。
诗中通过对话语气和反问方式,传达了刘备对于人才的渴望,以及最终得到理想辅佐的喜悦。同时,也表现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和他对于刘备忠心不二的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赞美,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贤君与良臣关系的高度评价。
苍立箨龙秀,青压雨梅肥。
清和天气,无限佳景属斯时。
试听虞弦初理,便有熏兮入奏,风物正熙熙。
此日定何日,香篆袅金猊。记当年,蓂两荚,应熊罴。
男儿壮志,端在伊傅与皋夔。
况是从容书史,养就经纶功业,早晚帝王师。
但了公家事,方与赤松期。
风囊啸谷猎尘衫,雨鬣行天驾玉骖。
一洗蛮烟浑逐北,全提商令似征南。
佳时不负中秋约,双桂能同一夜谈。
我亦兰陔奉馨膳,与君欢事喜相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