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如寒。
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
登眺见田舍,衡茅半不完。
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如寒。
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
登眺见田舍,衡茅半不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昭觉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幽与静谧。
首句“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如寒”以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了昭觉寺环境的凉爽宜人,仿佛在炎热的夏日中找到了一处避暑之地。接下来,“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广阔与宁静,松树环绕,石屋内禅意悠然,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秋水涨满,鸳鸯戏水,蝙蝠在傍晚时分飞舞于广阔的庭院之上,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最后,“登眺见田舍,衡茅半不完”则将视线从寺庙扩展到周围的田园风光,远处的农舍,简陋的茅屋,与寺庙的庄严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乡村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觉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君不见大梁郭生少小能英奇,生长富贵心寒饥。
兀坐日诵书与诗,下究王伯上轩羲。
郭生有父王国宾,有母食邑称之君。
鲤庭独立犹诗礼,熊胆亲丸或夜分。
生有两男子,大者览辉起,次者郭生鼓翅亦上青霄里。
忆昔匹马走燕甸,长安三月花如霰。
射策曾登金马门,垂衣帝在蓬莱殿。
三十年间万事变,后生衮衮蜚英彦。
结绶初諠东阁宾,弹冠复报南州荐。
太平既极边功开,武帝射蛟江未回。
上林会有誇胡猎,愿生早试长杨才。
君不见玉虚观前松,去年冻乾今复生。
树灵力排雷雨会,干大每与蛟龙争。
下有万古不定之龙沙,风滚无时休。
英雄奋发各有时,运至贾贩皆公侯。
腐草尚为萤,何况堂堂七尺躯、万物之灵。
高牙大纛苟不我,石泉白云谁复争。
举眼江汉鸿冥冥,与尔倒此沙头瓶。
我生走纷境,性意苦不适。
朅来镜光游,不觉袛树夕。
鸟藏丹阁暮,萧槭杮叶赤。
杳如造岩壑,阒其寡人迹。
其王戴金冠,天子之所客。
迓我薝卜下,坐我红罽席。
落日入虚牖,窈窕云光白。
团团石莲灯,照耀锦绣壁。
忽闻铃磬发,转怅俗务迫。
静躁本殊科,利义各有癖。
伊余竟何为,奔并阻行役。
乞君摩尼珠,一照幸不惜。
旧瞻天宁塔,今览天宁寺。
兹塔多鬼怪,光芒夜夜至。
不知何时殿,结构今颓弃。
剔藓读其碑,识是隋文字。
蝌蚪半剥落,蛟龙犹奰屃。
我来值时暮,揽逝发潜喟。
修陆控赵代,长山卫燕冀。
苍然野眺合,一洒杨朱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