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
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
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
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
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冻蜂衙。
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瘦争些。
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朵。
插鬓鸦。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
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
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
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
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
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
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冻蜂衙。
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瘦争些。
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朵。
插鬓鸦。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
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
这首元代张翥的《六州歌头·孤山寻梅》描绘了孤山冬日的清冷景象和诗人对梅花的深深眷恋。首句“孤山岁晚,石老树槎牙”以孤山的寂静和老树的沧桑,渲染出深冬的寂寥。接着,“逋仙去。谁为主”暗指林逋已逝,梅花似乎失去了往昔的主人,显得孤独。
“自疏花。破冰芽”写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象征坚韧与高洁。诗人回忆起“乌帽骑驴处”,那是林逋的足迹,如今只剩下了修竹、荒藓,不禁让人感叹时光流转。“踏残雪,趁晴霞”描绘了寻梅的场景,诗人独自漫步,欣赏着梅花与晴空的美景。
“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将梅花比作佳人,赞美其在寒冷中傲然独立的姿态。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江南江北梅花的共同怀念。“水绕云遮。思无涯”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进一步描绘梅花的幽香和生机,而“冻蜂衙”则暗示了环境的严酷。月光洒在“瀛屿”,梅花的影子横斜,更显其孤寂之美。诗人感慨“瘦争些”,希望与友人共赏梅花,留住美好时光。
结尾处,诗人邀请朋友一同品酒赏梅,唤起春娇陪伴,不要辜负这如锦的好时光。他担心美好的春光易逝,回头只见风沙,因此发出“吹断城笳”的感叹,寓言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借孤山梅花寄寓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