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于闲处玩南华,世事悠悠日易斜。
梦觉不知重九去,独留秋色在黄花。
每于闲处玩南华,世事悠悠日易斜。
梦觉不知重九去,独留秋色在黄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闲适之时,沉浸于《南华经》的深邃哲理之中,不觉时光流逝,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悠长而缓慢。诗人似乎在梦中醒来,才发现重阳节已悄悄离去,但那片秋天的颜色,却依然停留在黄花上,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永恒。
诗中的“南华”,指的是《南华经》,即《庄子》一书,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经典,常被用来思考人生、宇宙和自然的奥秘。通过“每于闲处玩南华”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喜爱,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世事悠悠日易斜”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时间飞逝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似乎陷入了沉思,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重阳节的过去才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最后一句“独留秋色在黄花”以黄花(菊花)为载体,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和平静。即使季节更迭,岁月流转,那份独特的秋色,如同诗人内心的坚守与不变,依然存在。这句诗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自我内心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让人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也能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
海屋春偷寒意入,骊珠月向晦时悬。
碧桃送实符同至,苍柏将图酒并传。
手理蠹鱼千万卷,可能三度蚀神仙。
沈君不作黄头郎,行年五十鬓未苍。
有子器业如东阳,贤书姓名标大桁。
归来拜进南山觞,守令羔雁罗中堂。
里门大旗当风扬,摐金伐鼓奏丝簧。
客称既醉主未央,但令玉液盈银缸,明年之乐不可方。
会稽有狮山,之子庐其岫。
生平富经术,所至必教授。
精言散不乱,雄气摄群斗。
坛专师利座,义夺法王吼。
雾豹奚足言,云龙终有遘。
何必拥皋比,诸生群且就。
昔读招隐篇,白云栖桂树。
矫首望白云,吾亲在其处。
是以夕上书,朝即挂冠去。
陋此介推怨,龙蛇安所慕。
笑彼东方达,朝薮终何据。
躬耕慧山麓,菽水足旦暮。
身隐竟焉文,吾诗耳当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