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这首清代董士锡的《虞美人》描绘了一幅秋天景色与时光流逝的画卷。首句“韶华争肯偎人住?”以拟人手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不肯停留的无奈,暗示韶华易逝。接着,“已是滔滔去”形象地写出时光如流水般迅速消逝。
“西风无赖过江来”中的“无赖”一词,赋予西风以人的性格,生动地刻画了秋风的无情和冷酷,它越过江面,不知何时才会停止,暗示着季节更替的无情。“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间的不可逆和空间的广阔感。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通过秋叶飘落和城头号角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希望秋声能停止,以免引发更多离愁别绪。最后两句“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借景抒情,浮云遮挡明月,象征人生的迷茫和困惑,诗人期盼有人能荡涤阴霾,让天空重现晴朗,寓意着对澄清心境、找回希望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愿望,展现了清末文人的情感世界。
脉脉无言入醉乡,风流犹记在昭阳。
露晞金掌遗春梦,月挂瑶台怨夜妆。
不忆千年倾国艳,祇消一缕返魂香。
无情莫比吴原草,更忍尊前舞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