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至朝真主,却思归旧峰。
只依三事布,唯有一枝筇。
月上当孤室,风生自古松。
阴功从此满,何处觅遗踪。
暂至朝真主,却思归旧峰。
只依三事布,唯有一枝筇。
月上当孤室,风生自古松。
阴功从此满,何处觅遗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知节的《送张无梦归天台山》,通过鉴赏,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开篇“暂至朝真主,卻思归旧峰”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开而返回天台山的不舍,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那片土地的眷恋。
“只依三事布,唯有一枝筇”一句,则描绘了一种简约而自足的生活状态,“三事布”和“一枝筇”都是简单生活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向往和认同。
“月上当孤室,风生自古松”两句,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苍凉的夜晚景象。月光洒在独自的居所,“风生自古松”则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
最后,“阴功从此满,何处觅遗踪”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敬仰,以及对其精神追求或修行成果的肯定。同时,这两句也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似乎在探讨如何寻找那些已融入自然、难以觅迹的高尚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