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瀑挂高崖,幽禽响虚谷。
怜此一片景,借得数椽屋。
涧木卧槎牙,岩花散芳馥。
策杖从所之,偶到南山麓。
飞瀑挂高崖,幽禽响虚谷。
怜此一片景,借得数椽屋。
涧木卧槎牙,岩花散芳馥。
策杖从所之,偶到南山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清幽的画面。"飞瀑挂高崖"展现了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的壮观景象,"幽禽响虚谷"则通过鸟鸣声衬托出山谷的宁静与空灵。诗人对这自然美景心生怜爱,于是选择在山中搭建了几间简陋的房屋,以便更好地欣赏和享受这片天地:"借得数椽屋"。
接下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涧木卧槎牙",形容山涧边树木错落有致,形态奇特;"岩花散芳馥",写岩石上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增添了诗意。最后,诗人以"策杖从所之,偶到南山麓"收尾,表达了他悠然自得地漫步山林,随意游走的闲适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山中的自然美与人的生活情趣巧妙融合,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人的淡泊与超脱。
青鞋高挂天平壁,指点云门三两峰。
禅榻已容黄叶覆,诗瓢从把碧苔封。
晓风残月千村橹,细雨疏烟隔水舂。
我向京城疑老尽,吴山清浅越山浓。
铁舆动地来,猎火烬九县。
睢阳东南冲,江淮国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
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
虽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
最难结众心,存殁匪石转。
彼苍畀全节,谁为落贼便。
已矣君不忘,握爪掌为穿。
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
至今忠烈气,皎皎白日贯。
贺兰观成败,不饮浮屠箭。
杀亡计多寡,此论诚可辨。
我来拜遗像,凛对如生面。
乞灵激懦衷,剸决刚同鍊。
朔风吹树声,尚想登陴战。
暮倚晕月城,悲歌泪如霰。
远寻文石岗,来历南山缠。
鹿台台为山,幽径蟠古篆。
后峪行未尽,前岭已当面。
秋声荡林樾,风露凄以泫。
阴壑气蓊郁,疑有虎豹变。
山田苦无多,沟崦耕已遍。
柴楥结半空,罗络碧岩转。
自怜终岁勤,兽患防一旦。
我本山中人,束带对邮掾。
顿然还旧观,潇洒偿夙愿。
行经双蟾岭,石怪惊变现。
闯首槲树间,气自太古练。
月中谁推坠,囚锁属山县。
乃知北平守,认虎饮羽箭。
物肖本偶然,长歌下层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