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其二》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其二》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青鞋高挂天平壁,指点云门三两峰。

禅榻已容黄叶覆,诗瓢从把碧苔封。

晓风残月千村橹,细雨疏烟隔水舂。

我向京城疑老尽,吴山清浅越山浓。

(0)
鉴赏

此诗由元代诗人袁桷所作,名为《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昌上人游历京城的情景,以及对禅林弊事的关切之情。通过“青鞋高挂天平壁,指点云门三两峰”两句,生动展现了昌上人行走在禅林中的情景,仿佛他正以一双青鞋,轻盈地踏过天平山的石壁,指点着云门山上的几座高峰。

接下来,“禅榻已容黄叶覆,诗瓢从把碧苔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禅林的静谧与自然之美。禅榻之上,黄叶覆盖,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而诗瓢则被碧苔轻轻覆盖,更添了几分诗意与禅意。这不仅体现了禅林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昌上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晓风残月千村橹,细雨疏烟隔水舂”两句,将画面拉远,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清晨景象。晓风拂面,残月低垂,千家万户的船桨在水面轻轻摇动;细雨蒙蒙,烟雾缭绕,远处传来舂米的声音。这样的场景既富有诗意,又蕴含着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最后,“我向京城疑老尽,吴山清浅越山浓”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京城老者的疑惑与对故乡山水的深情。在京城中,诗人似乎感到老者们都已经离去,而当他回望故乡的吴山时,却觉得那里的景色更加清新淡雅,越山则显得更为浓郁。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昌上人游历京城的所见所感,以及对禅林弊事的关注,同时融入了对故乡山水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越中

乐游何处好,最爱越中山。

人坐午溪寂,鸟眠秋水闲。

云横独树上,雨在数峰间。

欲作苏门啸,苍茫不可攀。

(0)

前艳曲二首·其一

翠被凭谁携鄂渚,巫山空自说行云。

若将花比君颜色,花为东风减十分。

(0)

采莲曲六首·其六

妾在江东郎在西,采香曾到若耶溪。

同行女伴低头说,泪染新红白绩衣。

(0)

前溪曲五首·其五

汲水向前溪,空瓶侬自提。

郎家溪上住,只是隔东西。

(0)

赠顾小侯

甲第连云瞰帝城,画帘绣箔照朱甍。

新开驰道千金埒,旧领团营七较兵。

方士房中龙虎鼎,侍儿花底凤凰笙。

燕山二月春初好,玉勒朝朝待晓莺。

(0)

贺新凉.钱奎卿见贻佳句,又为余莲因室稿作序,赋此以谢

耳熟清名久。数东皋、骚坛名士,君应居首。

健笔凌云谁得似,合称才量八斗。

定不让、当年欧柳。

何幸芜词劳染翰,赐题笺、敏速夸神手。

九天外,落琼玖。浣薇三复临窗牖。

好珍藏、袭之古锦,常携座右。

未学闺中何足道,下里声同瓦缶。

赖雅韵、冀传不朽。

自愧客途无以报,勉濡毫、敢步诗人后。

吟短句,代尊酒。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