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催人易白头,端阳怀古客添愁。
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
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
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
时序催人易白头,端阳怀古客添愁。
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
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
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和端午节的感怀。"时序催人易白头"表达了岁月匆匆,人生易老的感慨。"端阳怀古客添愁"则借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抒发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怀念以及自身的旅居他乡、增添愁绪之情。
"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两句,通过不写朱符(端午节的符咒)和无法包制粽子来象征性地表达对屈原冤情的深深遗憾和对楚国衰落的哀痛。
"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诗人借端午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感叹往昔热闹场景已不再,只剩独自饮酒以纪念节日。
最后,"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高声歌唱,遥想远方,同时又不禁问及那曾经遮雨的珠帘是否还在,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变迁和历史遗迹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