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绝意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的作品。首句“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表明诗人在年轻有为官做宦的时候,因为坚守节操而错过了时机。紧接着“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则显示了诗人对仕途的彻底放弃,从此闭门不出,与世俗完全隔绝。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中,“仲理”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隐者伯夷叔齐,他们选择隐居以保持高洁的品格。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情操的决心,而“大泽”象征着广阔无边的自然环境,"高风始在兹"则是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认同。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选择的肯定,以及对未来道路的坚定不移。最后两句“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是对那些仍旧沉迷于世俗纷争的人的劝告,提醒他们要看清世间的虚幻与欺骗。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思想情怀。诗人通过对比仕途与山水生活的不同,表达了自己对于纯粹、高洁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不仅是诗人的个人抉择,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一部分士人对于传统官僚体系的失望以及对自然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曾一舸渡扬子,浩浩大江雄莫比。
谁解源从天上来,但流地中九万里。
瞿唐三峡虽未到,于杜甫诗今见此。
当其中律鬼神惊,抉造化奇细摹拟。
山村忽失树归云,石壁欲翻入霞绮。
此景有自开辟初,拈出方知绝妙理。
江边留滞茅堂贫,乐在千秋无闷矣。
近日宗苍亦画史,能得诗意斯人耳。
云乎江乎磅礴间,今兮古兮精神里。
阊阖启黄图,涧瀍环赤县。
乐游古佳丽,曲水今闻见。
蜚云辟紫宫,象极崇丹殿。
既以导清和,亦云避霜霰。
倾聆悦浏泠,纵瞬赏蔚茜。
尧樽周三巡,舜乐叶九变。
惟应方镐饮,宁复数汾宴。
冠剑侍岳牧,圭璧集侯甸。
咸睹凤凰仪,屡奏卿云见。
扈陪引席珍,升降联蝉弁。
微臣凋朽质,猥蒙回顾眄。
云何答高厚,遂自忘疏贱。
饱德铭肺肝,献藻非琼瑱。
愿言歌九如,衷忱庶因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