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风扬暖,渐草色分吴,柳阴迷楚。寸心似缕。
看窥帘燕妥,妒花蝶舞。剪剪愁红,万点轻飘泪雨。
怕春去。问杜宇唤春,归去何处。后期重细许。
倩落絮飞烟,障春归路。长亭别俎。
对歌尘舞地,暗伤蛮素。算得相思,比著伤春又苦。
正凭伫。听斜阳、断桥箫鼓。
蕙风扬暖,渐草色分吴,柳阴迷楚。寸心似缕。
看窥帘燕妥,妒花蝶舞。剪剪愁红,万点轻飘泪雨。
怕春去。问杜宇唤春,归去何处。后期重细许。
倩落絮飞烟,障春归路。长亭别俎。
对歌尘舞地,暗伤蛮素。算得相思,比著伤春又苦。
正凭伫。听斜阳、断桥箫鼓。
这首《扫花游·扫地游》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词人的内心情感。开篇“蕙风扬暖,渐草色分吴,柳阴迷楚”,通过“蕙风”、“草色”和“柳阴”等意象,展现出江南春天的清新与朦胧,暗示了词人心中的微妙情绪。
“寸心似缕”一句,以比喻手法表达词人内心的敏感和思绪如丝般缠绕。接下来,“看窥帘燕妥,妒花蝶舞”描绘了燕子在帘后忙碌,蝴蝶在花间嬉戏的场景,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剪剪愁红,万点轻飘泪雨”运用拟人和夸张,将花瓣比喻为泪雨,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哀愁。随后,“怕春去”直接抒发了对春天离去的恐惧,“问杜宇唤春,归去何处”则借杜鹃鸟的叫声,表达了对未知的春天去向的追问。
下片转而写到期待重逢的约定,“后期重细许”,然而春归无路,只能寄托于“落絮飞烟”。离别之际,“长亭别俎”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词人暗自感伤。“算得相思,比著伤春又苦”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情感,相思之苦超越了对春天的惋惜。
结尾“正凭伫。听斜阳、断桥箫鼓”,以景结情,词人在夕阳下倾听断桥上的箫鼓声,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与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红叶迎霜陨,高楼近日暄。
送归仍暮节,极望正平原。
容易风吹帽,殷勤菊满樽。
岂嫌径先醉,当识别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