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孰知幼安怀抱。算君领略非少。
兰成词赋石麟笔,图画当为写照。天亦老。
莫莽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楼当古道。
对河冷霜凄,西风残照。但见丝丝袅。
荒凉景,彷佛西溪东泖。同是归飞倦鸟。
吾狂恨古无人见,且倚危栏醉倒。人已渺。
今犹念小山亭上残春好。风花易了。
何当日寿皇,目为怨语,恨付碧天杪。
果孰知幼安怀抱。算君领略非少。
兰成词赋石麟笔,图画当为写照。天亦老。
莫莽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楼当古道。
对河冷霜凄,西风残照。但见丝丝袅。
荒凉景,彷佛西溪东泖。同是归飞倦鸟。
吾狂恨古无人见,且倚危栏醉倒。人已渺。
今犹念小山亭上残春好。风花易了。
何当日寿皇,目为怨语,恨付碧天杪。
这首词以李狷厓画作中的斜阳烟柳景象为灵感,表达了对辛弃疾(稼轩)人格与才情的深深仰慕。词中通过描绘画面中的荒凉与落寞,暗示了词人对辛弃疾那种虽身处逆境仍坚守理想、豪放不羁精神的共鸣。"兰成词赋石麟笔",暗指稼轩的文采如兰成般高洁,而"图画当为写照"则赞美画作能捕捉到稼轩的神韵。
"天亦老"一句,寓言时间的流逝,暗示稼轩虽然不在,但其精神永存。接下来的"楼当古道"至"西风残照"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画面,与稼轩词中的悲壮意境相合。词人感叹"但见丝丝袅",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荒凉景,彷佛西溪东泖"借景抒怀,表达了词人对稼轩式孤独与淡泊的理解。"同是归飞倦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共鸣,词人自比为倦鸟,渴望有人理解他的狂放不羁。
最后,词人感慨"人已渺",怀念稼轩在小山亭上欣赏残春的美好时光,同时表达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稼轩才华的深深遗憾。"风花易了",暗示世事无常,而"恨付碧天杪"则将这份遗憾寄托于苍穹,显得深远而哀婉。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画为引,借古喻今,抒发词人对辛弃疾人格与艺术成就的敬仰与追思之作。
早踏丹枫路,西风禾豆乾。
鸣榔秋水阔,击漂晓溪寒。
短褐宜扶杖,长涂懒据鞍。
却思冬后景,黄菊压栏干。
不知时雪覆云沙,但怪虚窗木影斜。
入竹不妨听窸窣,映空宁复问津涯。
杯深喜近围炉火,香冷谁寻小树花。
语到蓬仙烦寄我,固应黄竹属诗家。
神仙闻水部,妙物与长生。
鼎饪元滋味,山樊好弟兄。
佳音当有象,短韵已驰兵。
试咽甘酸处,行看雪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