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踏丹枫路,西风禾豆乾。
鸣榔秋水阔,击漂晓溪寒。
短褐宜扶杖,长涂懒据鞍。
却思冬后景,黄菊压栏干。
早踏丹枫路,西风禾豆乾。
鸣榔秋水阔,击漂晓溪寒。
短褐宜扶杖,长涂懒据鞍。
却思冬后景,黄菊压栏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曹勋在秋季游历庐山时的情景。首句"早踏丹枫路",展现了清晨时分走在红叶满径的小路上,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西风禾豆乾",进一步点明季节,西风吹过,田间的豆类作物已经干燥,显示出秋季的丰收和凉意。
"鸣榔秋水阔",通过"鸣榔"(古人出行时敲打木棒发出声音,用于驱赶野兽或指引方向)和"秋水阔",描绘了开阔的水面和深秋的辽远,给人以空间的开阔感。"击漂晓溪寒",则写出了早晨溪流的清凉,暗示旅途的艰辛与早起的清冷。
"短褐宜扶杖",诗人身着简朴的衣服,选择拄杖而行,体现了他的老态和对步行的偏好,也暗含了对自然的亲近。"长涂懒据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长途骑行的厌倦,更愿意悠然步行。
最后两句"却思冬后景,黄菊压栏干",诗人想象冬季之后,菊花盛开的景象,虽然现在是秋天,但心中已期待着冬日的温暖。这句寓言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庐山四季景色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游庐山时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今年至日是今朝,日影方长路更遥。
霜雪辛勤白榆塞,鹓鸿怅望紫宸朝。
阴冥丘壑云长暗,阳触渊泉冻欲销。
欲问春来消息近,几多垂柳在溪桥。
岁云暮矣多北风,怒嗥万里吹惊鸿。
只今我亦在行旅,陟彼庾岭临苍穹。
霜寒不复瘴雾黑,酒贱颇得樽罍红。
鼓角看看变新律,烛泪璀璀随残冬。
一阶寄禄百无补,白发又送年华终。
鬼章虽获万国贺,防边未可旌旗空。
中原将帅谁第一,愿如卫霍皆成功。
庙堂赫赫用耆旧,熟讲仁义安羌戎。
我甘海隅食蚌蛤,饱视两邑调租庸。
呜呼不独夔子之国杜陵翁,牙齿半落左耳聋。
公南九亭名止止,亭不妄作名何为。
群公赋咏得深趣,清绝正与斯人宜。
铺张止义到无说,使我下笔先迟疑。
圣贤出处无定辙,俯仰轻重争毫釐。
云行非行止非止,由赐狂病渊骞痴。
公南少年负才术,试仕吐出胸中奇。
一言龃龉便投袂,自道岂欲求人知。
公卿文章强且起,举手谢绝无还期。
传家万卷书史乐,负郭五里松楸悲。
岷峨嘉景照研席,事搅辄醉醒仍诗。
有时日晏卧不动,郁郁经济埋如脾。
太师竹洞枕温落,龙图药圃临清伊。
二公止迹不止道,力与名教相扶持。
今君所处近伊洛,道在不必分高卑。
文章自可敌行事,荀孟皆我知为谁。
亭非俗亭止非止,人物不到西南欺。
《寄题宇文之邵公南止亭》【宋·冯山】公南九亭名止止,亭不妄作名何为。群公赋咏得深趣,清绝正与斯人宜。铺张止义到无说,使我下笔先迟疑。圣贤出处无定辙,俯仰轻重争毫釐。云行非行止非止,由赐狂病渊骞痴。公南少年负才术,试仕吐出胸中奇。一言龃龉便投袂,自道岂欲求人知。公卿文章强且起,举手谢绝无还期。传家万卷书史乐,负郭五里松楸悲。岷峨嘉景照研席,事搅辄醉醒仍诗。有时日晏卧不动,郁郁经济埋如脾。太师竹洞枕温落,龙图药圃临清伊。二公止迹不止道,力与名教相扶持。今君所处近伊洛,道在不必分高卑。文章自可敌行事,荀孟皆我知为谁。亭非俗亭止非止,人物不到西南欺。
https://shici.929r.com/shici/CGp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