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岁晚未逢君,天许穷交只白云。
贤圣中庸非我梦,东南风月可谁分。
浪求去马真堪笑,欲报来鸿未有因。
千古遗篇都剩语,晚生何敢复云云。
空山岁晚未逢君,天许穷交只白云。
贤圣中庸非我梦,东南风月可谁分。
浪求去马真堪笑,欲报来鸿未有因。
千古遗篇都剩语,晚生何敢复云云。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代简答林蒙庵先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首句“空山岁晚未逢君”,描绘了诗人身处空寂山中,年终岁末仍未与友人相见的孤独情境。"天许穷交只白云",则以自然之景寄托深沉的友情,暗示与林蒙庵先生的交往如同高山流水,唯有白云为伴。
“贤圣中庸非我梦”表达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理想境界的理解,他明白自己并非追求贤圣中庸之人,这并非他的梦想。然而,“东南风月可谁分”又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无人共享的遗憾,暗示了对与林先生共享风月的渴望。
“浪求去马真堪笑”一句,自嘲般地提到那些过分追求功名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笑。而“欲报来鸿未有因”则表达了诗人想回报林先生的情谊却苦于没有机会或理由,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真诚和无奈。
最后两句“千古遗篇都剩语,晚生何敢复云云”,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许多佳作只剩空洞的话语,而自己作为后辈,不敢再轻易发表过多言论,流露出谦逊和对前人智慧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捲地风寒声冽冽,夜深吹落关山雪。
夫君何事远相过,一片冰花冻髯结。
便呼斗酒浇离肠,谈笑气吞胡海热。
三十年来契阔情,无端又作匆匆别。
屈指长安多故人,见君应问天涯客。
为言两鬓已婆娑,独有此心犹似铁。
吁嗟我老不足怜,塞上征夫泪成血。
舜日丽宸极,大明朝万方。
天下闻风声,我公真栋梁。
公有补阙线,孤忠托衮裳。
公有决胜筹,长才制畿疆。
君子恃无恐,临流公为航。
一朝辞禄去,士类何伥伥。
青林旧盟在,白社始愿偿。
其如本朝心,一饭不易忘。
宇宙此东山,乾坤一草堂。
请看出处间,斯文道弥光。
东曹故人东道主,今雨相逢如旧雨。
江边新阁速我登,坐阅千帆集烟渚。
百年榷政如江风,倏平忽险胡能同。
平涵云日浴凫鹭,险鼓雷雨腾蛟龙。
我行观风四经此,野有歌谣民有史。
燕南楚北天茫茫,青眼高歌对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