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中秋感怀再次前韵》
《贺新郎.中秋感怀再次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皓魄飞来矣。凤城边、打头惊看,一规凉水。

今夜市楼欢笑满,尽道此生经几。

只有个、人儿雪涕。

便是月华圆不缺,到良宵、端正长如此。

翻令我,泪如雨。酸歌讵到姮娥耳。

转婵娟、漾人帘外,一晴千里。

醉夺吴刚修月斧,腊尽金蟆兔子。

更斫得、桂枝齐死。

若使冰轮能解恨,照云鬟、但入重泉里。

何必要,又东起。

(0)
鉴赏

这首《贺新郎·中秋感怀再次前韵》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中秋佳节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对人生、情感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词中开篇“皓魄飞来矣”,以月亮的升起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凤城边、打头惊看,一规凉水”描绘了月亮在城市上空缓缓升起的情景,仿佛是天宫中的仙女降临人间,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和宁静。

“今夜市楼欢笑满,尽道此生经几”表达了人们对中秋佳节的喜悦之情,市楼之上,人们欢聚一堂,共享团圆之乐。然而,词人却在此时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只有个、人儿雪涕”,暗示着有人在这样的节日里独自落泪,思念远方的亲人或已故之人。

接下来,“便是月华圆不缺,到良宵、端正长如此”是对月亮永恒不变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词人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翻令我,泪如雨”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生命脆弱的无奈。

“酸歌讵到姮娥耳”一句,借嫦娥的故事,表达了词人对月宫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酸楚的歌声似乎无法传达到月宫之中。接着,“转婵娟、漾人帘外,一晴千里”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醉夺吴刚修月斧,腊尽金蟆兔子”运用神话传说,表达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吴刚砍伐月树,象征着不断努力与追求,而“腊尽金蟆兔子”则暗示着岁月更迭,时光荏苒。

最后,“更斫得、桂枝齐死。若使冰轮能解恨,照云鬟、但入重泉里。何必要,又东起。”表达了词人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深忧虑,希望月亮能够带走人们的痛苦与遗憾,让逝去的灵魂得到安宁,不再经历生离死别的痛苦。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中秋佳节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人生、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脆弱性的反思。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离席合赋赠南剑教授盛复之之官,凡十首·其一

盛君江海士,直气轧霄峥。

翻为诗书苦,焉知印绶荣?

度辽曾万里,走越更千城。

便是来难得,乡关近慰情。

(0)

题友人山居

游居展静好,尽日有高情。

竹下流泉过,花间时鸟鸣。

因人问药裹,要我罢琴迎。

本自无知者,山林颇近名。

(0)

张别驾山居产玉芝

高秋别驾宅,异草吐奇芬。

为尔掇白雪,服之乘紫云。

但恐仙灵物,长遮虎豹群。

待弃人间事,先报赤松君。

(0)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六十九

相官马湩盛浑脱,骑士题封抱送来。

传与内厨供上用,有时直到御前开。

(0)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四十四

和宁沙中朴樕笔,史臣以代铅椠事。

百司译写高昌书,龙蛇复见古文字。

(0)

题苏小小像

湖上行云逐步移,手携团扇欲何之?

鬓边莫笑闲花草,也是当时第一枝。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