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谷梁传二首·其一》
《读谷梁传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荀寅士吉射,诚乃蔽聪明。

奈何赵志父,专举晋阳兵。

下令汉七国,借此以为名。

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

(0)
翻译
荀寅这位士人如同吉射,确实遮蔽了明察的智慧。
为何赵志的父亲,专门发动晋阳的军队。
他向汉朝七国下令,以此作为他的名号。
我赞赏那种预防火灾的智慧,灾难怎么会发生呢。
注释
荀寅:人名,荀寅。
士吉射:古代人物,可能指代荀寅。
蔽:遮蔽,掩盖。
聪明:这里指智慧。
赵志父:赵姓人物的父亲,具体身份不明。
专举:专门发动,独断行动。
晋阳:古地名,今山西太原一带。
汉七国:汉朝时期的七个王国,此处可能象征性地指代。
借此:借此机会,利用。
吾嘉:我赞赏。
徙薪:比喻预防祸患,如《韩非子》中‘防微杜渐’的故事。
智:智慧。
何由生:怎么会发生。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了对历史事件深刻反思与批判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古代人物荀寅和赵奢父的故事,探讨了权力、名声与智慧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首句“荀寅士吉射,诚乃蔽聪明”指的是荀寅以其善射之技掩盖了他的聪明,这里的“蔽”字表达了一种讥讽之意,暗示他过分依赖武力而非智慧。

接着,“奈何赵志父,专举晋阳兵”则是对赵奢父只知用兵的行为表示不解,反问为何他只能拔出晋阳城下的军队,这里“奈何”表达了诗人的疑惑和批评态度。

第三句“下令汉七国,借此以为名”进一步指出了赵奢父之所以举兵,是为了在汉的七个国家中扬名,这里的“为此”强调了他行为的动机是追求个人名声。

最后,“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以武力追逐虚名的行为感到痛心,同时也在探究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里的“徙薪”意指转移木柴,比喻治理国家之事,而“祸乱”则是灾难与混乱的意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人物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与武力、名声与真实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那些只知用兵而不求政治智慧的行为所引发的问题持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衍祺门春联

阊阖象昭回,萝图衍庆;蓬莱春茂鬯,宝戺延祺。

(0)

关帝庙联

德必有邻,把臂呼岳家父子;

忠能择主,鼎足定汉室君臣。

(0)

稻花

蟹芒赤穬满青畦,仙液瀼瀼润紫泥。

三吐三收微霁里,千珠千粟露华低。

金花带雨晨犹湿,银穗占风午不迷。

太史未须歌大有,轻繇何日慰豚蹄。

(0)

送吴幼元之金陵·其二

春暮百花残,秦淮晓气寒。

渡头桃叶尽,若为到长干。

(0)

冬江

秋尽寒潭敛水痕,断云残雪送朝昏。

深冬野马巢溪树,近渚人家掩石门。

何处洞箫吹夜雨,一竿渔火彻朝暾。

蜀江气暖春光早,已有林花映小村。

(0)

知二弟至用韵慰之

岁晚吾长滞,秋深尔远来。

鹡鸰飞已急,鸿雁去还哀。

伯氏喜犹在,尔怀强自开。

可怜风雨夜,须酌解愁杯。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