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昭昭只大公,意中了了末由从。
君看忘助皆无处,□子之间即是中。
天理昭昭只大公,意中了了末由从。
君看忘助皆无处,□子之间即是中。
此诗出自明代思想家湛若水之手,名为《再赠李朝芳还潮阳兼简薛竹居连珠吟(其二)》。湛若水以“天理昭昭只大公”开篇,揭示出宇宙间一切遵循着公正无私的自然法则。接着,“意中了了末由从”一句,表达了人们虽能洞悉真理,却难以付诸实践的无奈与矛盾。
“君看忘助皆无处”,诗人进一步指出,世间万物,无论是遗忘还是助力,都难以寻觅其踪迹,暗示了人生的虚无与不可捉摸。最后,“□子之间即是中”一句,巧妙地将“子”字空缺,留给读者自行填充,可能是“道”、“理”、“心”等,强调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即能找到真理或道德的所在,体现了湛若水心学思想的核心——“随处体认天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生、真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悟和践行天理,富有启发性和哲理性。
尔翁少小称豪纵,沾沾笔墨常拈弄。
双拳欲碎玉笥山,一口欲啖飞霞洞。
自言片语即千秋,追风历块谁能鞚。
腹中样子不合时,身外功名何足重。
一斥多因七不堪,老向空林长抱瓮。
文章憎命古今同,往事回头先色动。
汉家天子不好文,生涯合与时人共。
尔曹慎勿学尔翁,空费笔花频入梦。
少年高足策要津,出门便作城阳送。
亦知匣里剑长鸣,莫惜案头萤尽冻。
三冬文史满腹藏,万斛源泉随地涌。
野鹜家鸡任尔为,何必人人毛是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