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昨夜雨又作方此祈祷辄得数语述怀》
《昨夜雨又作方此祈祷辄得数语述怀》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淫雨天公不肯晴,区区香火屡哀鸣。

两年苦潦民何罪,千里分忧责匪轻。

已幸早禾方露积,正怜秋稼与云平。

蓱号莫败西成好,捩手从来易覆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uóyòuzuòfāngdǎozhéshùshù怀huái
sòng / chóu

yíntiāngōngkěnqíngxiānghuǒāimíng

niánliáomínzuìqiānfēnyōufěiqīng

xìngzǎofāngzhèngliánqiūjiàyúnpíng

pínghàobài西chénghǎolièshǒucóngwèigēng

鉴赏

这首宋诗《昨夜雨又作方此祈祷辄得数语述怀》是虞俦所作,诗人以淫雨连绵的天气开篇,表达了对上天不肯放晴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深深忧虑。"区区香火屡哀鸣"一句,通过祭祀祈求的细节,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神灵的求助。

接着,诗人质问上天:“两年苦潦民何罪?”表达了对连续两年遭受水灾的民众的同情,认为他们的苦难并非由于自身的罪过。他感慨千里之外的自己也深感忧虑,责任感重大,“千里分忧责匪轻”。

诗人转而想到早稻已有收成的希望,但又担忧秋收可能因雨势与云齐平而受损。“正怜秋稼与云平”描绘出一幅雨中稻田与天际相接的画面,流露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诗人以“蓱号莫败西成好”告诫,希望这场雨能适时停止,不要破坏即将到手的秋季丰收。他以“捩手从来易覆羹”作结,寓意世事难料,轻易改变的局面,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既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也寓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社会稳定的期盼。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五日同使君谒子贡祠对酌·其二

胜地相从引兴长,低佪尽日思望洋。

疏林隔水莺相和,细雨衔泥燕并翔。

风物天涯催鬓改,驹阴时节忆年芳。

赐沾宫扇先朝事,彷佛佳辰侍帝傍。

(0)

登金山寺·其三

水月澄空静不流,那分南北照神州。

皇图巩固天为堑,汤沐潆洄海似沤。

朝贡越裳航万里,车书吴会奠千秋。

观涛谁著三都赋,江上应标此柱留。

(0)

纪怀并引·其八

归溯汉水西,言陟太和巅。

太和高万丈,乌兔疑倒旋。

诸峰亦儿孙,五岳岂比肩。

中多学道侣,相与證真诠。

真诠何可得,依稀守丹田。

夜梦玄帝语,鼓琴宁俟弦。

汝归有馀师,汝师言更玄。

无思与无为,斯言信不偏。

北面终邹鲁,庶几永无愆。

(0)

友人约赴佛会诗以答之

便随大众说西天,莫以焚香种福田。

白鹤峰头一长啸,不知谁是野狐禅。

(0)

洛阳望三髻山

云锁三峰霁未开,空馀三髻象三台。

舆人遥望遥相语,昨日亲曾云里来。

(0)

寄和太保兄弟紫燕

汝家兄弟迥无伦,毛骨森森似凤群。

紫燕诗成还寄我,黄龙洞口更思君。

巢当画栋逢秋色,日向青天带暮云。

海北海南惟有路,莫将幽思问鸿钧。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