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雨天公不肯晴,区区香火屡哀鸣。
两年苦潦民何罪,千里分忧责匪轻。
已幸早禾方露积,正怜秋稼与云平。
蓱号莫败西成好,捩手从来易覆羹。
淫雨天公不肯晴,区区香火屡哀鸣。
两年苦潦民何罪,千里分忧责匪轻。
已幸早禾方露积,正怜秋稼与云平。
蓱号莫败西成好,捩手从来易覆羹。
这首宋诗《昨夜雨又作方此祈祷辄得数语述怀》是虞俦所作,诗人以淫雨连绵的天气开篇,表达了对上天不肯放晴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深深忧虑。"区区香火屡哀鸣"一句,通过祭祀祈求的细节,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神灵的求助。
接着,诗人质问上天:“两年苦潦民何罪?”表达了对连续两年遭受水灾的民众的同情,认为他们的苦难并非由于自身的罪过。他感慨千里之外的自己也深感忧虑,责任感重大,“千里分忧责匪轻”。
诗人转而想到早稻已有收成的希望,但又担忧秋收可能因雨势与云齐平而受损。“正怜秋稼与云平”描绘出一幅雨中稻田与天际相接的画面,流露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诗人以“蓱号莫败西成好”告诫,希望这场雨能适时停止,不要破坏即将到手的秋季丰收。他以“捩手从来易覆羹”作结,寓意世事难料,轻易改变的局面,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既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也寓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社会稳定的期盼。
归溯汉水西,言陟太和巅。
太和高万丈,乌兔疑倒旋。
诸峰亦儿孙,五岳岂比肩。
中多学道侣,相与證真诠。
真诠何可得,依稀守丹田。
夜梦玄帝语,鼓琴宁俟弦。
汝归有馀师,汝师言更玄。
无思与无为,斯言信不偏。
北面终邹鲁,庶几永无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