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窗前细竹·其三》
《窗前细竹·其三》全文
清 / 林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吾庐得地亦非宽,岁计常添一百竿。

早识爱缘多絓触,不应儿日事摧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窗前细竹的独特情感与思考。首句“吾庐得地亦非宽”,点明了居住环境的简朴,暗示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接着,“岁计常添一百竿”一句,既是对竹子生长之快的赞叹,也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竹子每年都能增添一百竿,象征着生命的不断成长与变化。

“早识爱缘多絓触”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许多磨砺与触动之后才真正理解与珍惜。这里的“絓触”可以理解为碰撞、接触,意味着在与竹子的相处中,诗人经历了各种情感的起伏与心灵的触动,最终认识到竹子所蕴含的坚韧与高洁之美。

最后一句“不应儿日事摧残”,则流露出诗人对竹子遭受破坏的惋惜之情。他强调,不应在年少无知时就轻易地伤害或破坏这些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这不仅是对竹子本身的尊重,也是对自然规律和生命价值的一种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作者介绍
林旭

林旭
朝代:清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猜你喜欢

马记天官设,班图地里新。

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

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

正辞堪载笔,终翼作良臣。

(0)

长歌行

要衣须破束,欲炙须解牛。

当年不快意,徒为他人留。

百岁之约何悠悠,华发星星稀满头。

蛾眉螓首聊我仇,圆红阙白令人愁,何不夕引清奏?

朝登翠楼,逢花便折,闻胜即游。

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袅垂杨柔。

象箸击折歌勿休,玉山未倒非风流。

眼前有物俱是梦,莫将身作黄金雠。

死生同域不用惧,富贵在天何足忧。

(0)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一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

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

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

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

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

(0)

友人会宿

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

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0)

幽州新岁作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0)

秋闺月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

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

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

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

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

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

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