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
《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古风

风厉群木落,菊萸涵露清。

令辰届重九,促驾仍遐征。

逡巡及僧舍,整拂尘冠缨。

怀哉宋二苏,此地馀荒茔。

石人俱摧仆,垄土相将平。

趋祠拜遗像,祇荐陈芳馨。

缅彼蛾眉山,西望千里程。

兹丘亦何谓,云胡冒其名。

徘徊盻林壑,恍若闻金声。

感彼词垣仙,托此舍卫城。

文章白日丽,忠槩秋霜明。

徒令后来士,仰止生深情。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描绘了诗人重阳节之际,前往祭拜宋代文豪苏轼和苏辙的墓地的情景。首句“风厉群木落,菊萸涵露清”以秋风劲吹、树叶飘零和菊花含露的景象,渲染出肃穆的节日氛围。接着,“令辰届重九,促驾仍遐征”表达了诗人对重阳登高习俗的遵循,以及长途跋涉前往墓地的虔诚。

诗人行至僧舍稍作停留,“逡巡及僧舍,整拂尘冠缨”,整理衣冠以示敬意。他感慨苏氏兄弟的才华与命运,“怀哉宋二苏,此地馀荒茔”,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叹。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墓地的荒凉,“石人俱摧仆,垄土相将平”,暗示了岁月的侵蚀。

在祭拜过程中,诗人遥想蛾眉山,“缅彼蛾眉山,西望千里程”,表达了对苏氏故里的向往。他质疑为何此地名为“小蛾眉”,“兹丘亦何谓,云胡冒其名”,流露出对命名的疑惑。最后,诗人沉浸在对先贤的追思中,“徘徊盻林壑,恍若闻金声”,仿佛能听到他们的精神之声。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景物和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苏轼兄弟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舟行用卢方伯莘老韵·其九

放舟顺水行,心情已自好。

何当久要人,林壑共探讨。

(0)

怀龙川刘生昆仲

孤月苍茫挂碧空,感怀人在月华东。

关山满地俱戎马,消息何年又雁鸿。

朔雪春风千里外,白头玄草百年中。

江门寒雨秋相问,手把芙蓉思万重。

(0)

从化扬溪峒

扪萝跻绝顶,开户见仙窗。

薤叶垂金简,松阴覆石幢。

飞梁临绝涧,危磴咽寒淙。

遥望孤飞鹤,飘飘意未降。

(0)

朱明馆

迟日携醪选胜游,扶筇重上紫烟楼。

灵区未识群仙蜕,佳致先从一览收。

南望即今输白雉,西瞻无复度青牛。

临池共享升平醉,不记张衡有四愁。

(0)

奉浮葛二仙入祀朱明馆

浮葛仙翁去不回,空遗玄像粤江隈。

嵩山此日归陈迹,勾漏何年变劫灰。

天上朋游联剑舄,人间香火共亭台。

崇贤忽动幽栖想,奈蜕尘缘未有媒。

(0)

拟古十九首·其十四去者日以疏

处世若传舍,今古相推迁。

出郊试骋望,迥野俱荒阡。

人匪金石伦,谁能久延年。

贵贱同物化,荣辱亦茫然。

自拟挽歌词,叹此达者贤。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