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往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往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哲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江城子·密州出猎》。诗中充满了对故乡和往昔岁月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个人抱负的表达。
首句“床头枕驰道,双阂夜未央”通过描述夜晚的静谧氛围,展现了诗人在寂寞中思绪万千的情景。接着,“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则描写了诗人远离家乡,在异地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表达了季节变迁和自然界的动荡,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样经历着变化和震撼。紧接着,“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则进一步描绘了一人独处于夜晚的月光之下,对初秋微凉的体验。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中,“筮仕”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算工具,而“谪居”则是被贬官的人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自己身为贬官之人的无奈和孤独。
“一往三十年,此怀未始忘”这句,揭示了诗人对过去三十年的深刻记忆,这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从未有过任何遗忘。
接下来的“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则是诗人在夜晚唤醒睡梦中的朋友或家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和希望他们安然入眠。
随后,“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描绘了一幅春日青山与花发的美丽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归乡的渴望以及为此做出的物资准备。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表达了诗人想要从汝阴出发,一直到潼江的旅行愿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解脱的渴求。
“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这句,则通过对美食的描述,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以及对故乡特产的怀念。
最后,“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担忧,以及希望能够尽早为国家效力的心愿,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个人抱负和理想实现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生活、家国的深切关怀。
夏口何迢迢,南国之纪纲。
中有二猛士,威棱瞻殊荒。
力能斩地脉,智能分天章。
不念同胞苦,好自相扶将。
斗鸡一寻衅,骨肉还相戕。
称兵犯莫府,五战皆夷伤。
行行各分陌,千里不相望。
远视尚角目,焉知弟与兄。
朔风忽陵厉,白露能为霜。
赤松既云远,谁能无他肠。
良言不见听,思之泪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