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炎气沉,塞外凉风侵。
三韩驻旌节,九野暂登临。
水净霞中色,山高□里心。
浪帷舒百丈,松盖偃千寻。
毁桥犹带石,目阙尚横金。
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峰阴。
连洲惊鸟乱,隔岫断猿吟。
早花初密菊,晚叶未疏林。
凭轼望寰宇,流眺极高深。
河山非所恃,于焉鉴古今。
边城炎气沉,塞外凉风侵。
三韩驻旌节,九野暂登临。
水净霞中色,山高□里心。
浪帷舒百丈,松盖偃千寻。
毁桥犹带石,目阙尚横金。
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峰阴。
连洲惊鸟乱,隔岫断猿吟。
早花初密菊,晚叶未疏林。
凭轼望寰宇,流眺极高深。
河山非所恃,于焉鉴古今。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秋季夜晚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诗人以“边城炎气沉,塞外凉风侵”开篇,巧妙地对比了边塞内外的气候差异,营造出一种从炎热到清凉的过渡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
接着,“三韩驻旌节,九野暂登临”两句,既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雄伟,也暗示了边防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对边疆安全的关切。通过“水净霞中色,山高□里心”,诗人运用色彩与高度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
“浪帷舒百丈,松盖偃千寻”描绘了广阔无垠的景象,同时“毁桥犹带石,目阙尚横金”则通过残破的桥梁和横跨的金属,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边塞的沧桑。
“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峰阴”将视线拉远,通过烟雾和月光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连洲惊鸟乱,隔岫断猿吟”通过动植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早花初密菊,晚叶未疏林”则在时间的流转中,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最后,“凭轼望寰宇,流眺极高深”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四海,思考宇宙与人生的深刻情感。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边塞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生和宇宙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