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欲驱人看罢休,人间岁月不停留。
别愁万里沧江水,归梦五更黄叶秋。
贮腹谩誇李书簏,烂肠难拟董糟丘。
老怀抑塞无人会,徙倚西风百尺楼。
利欲驱人看罢休,人间岁月不停留。
别愁万里沧江水,归梦五更黄叶秋。
贮腹谩誇李书簏,烂肠难拟董糟丘。
老怀抑塞无人会,徙倚西风百尺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俗利欲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利欲驱人看罢休”,形象地表达了在名利的驱使下,人们往往难以自拔,最终只能放手。接着,“人间岁月不停留”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让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别愁万里沧江水,归梦五更黄叶秋。”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别离之愁与归乡之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万里长江水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与别离的愁绪,而五更时分的黄叶秋景则勾勒出归家的渴望与季节的变换,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贮腹谩誇李书簏,烂肠难拟董糟丘。”这里运用了典故,李书簏和董糟丘分别指代藏书丰富和嗜酒如命的人。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知识与物质上的追求,却难以满足内心深处的空虚与欲望。
最后,“老怀抑塞无人会,徙倚西风百尺楼。”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心中郁结的情感无人理解,只能独自站在百尺高楼之上,感受着西风的吹拂,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世俗与内心冲突中寻求平衡的挣扎。
我行武山南向西,冈峦回伏当武溪。
孤标上撑出虎鼻,落日东射云中霓。
武山势高如卧几,后巘前峰互盘峙。
浮云独抗九千丈,异县相望百馀里。
金华越台方殿奔,大小尖星安足论。
武仙绿发挂琼树,手挹太白开天门。
乱来寻山苦嫌浅,石室何年閟苔藓。
明日南溪访故人,定接飞萝上层巘。
弹刀作歌声促促,深林雀子黄鹯肉。
红船打泊大江心,口唱山前团阵曲。
短襦尽著妇人衣,彯缨如血凌风飞。
自矜主将重骁勇,扶醉当筵骑马归。
水营小军旧推奖,昨日新升万夫长。
掠地还牵农父牛,杀人更请官中赏。
帐前歌舞日纷纷,坐看隔江羊犬群。
传说山前多警报,无人说着大将军。
金华仙人余仲扬,笔墨萧疏开老苍。
昨看新图湖上宅,烟雾白日生高堂。
层峰上蟠石皓皓,绝岛下瞰江茫茫。
长松并立各千尺,间以灌木相低昂。
松下上人坐碧草,秋影欲落衣巾凉。
囊琴未发弦未奏,已觉流水声洋洋。
赤城霞气通雁荡,巫峡雨色来潇湘。
谁能千里坐致此,欲往久叹河无梁。
风尘涨天蔽吴楚,六年怅望神惨伤。
玄猿苦啼岩北树,白雁不到江南乡。
赭山焚林绝人迹,如此山水非寻常。
此图本为自安写,亦感同姓悲殊方。
幽轩素壁泉声动,对此令我心为狂。
何由扪萝逐麋鹿,振衣直上云中冈。
登临一写漂泊恨,长啸清风生八荒。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明·刘崧】金华仙人余仲扬,笔墨萧疏开老苍。昨看新图湖上宅,烟雾白日生高堂。层峰上蟠石皓皓,绝岛下瞰江茫茫。长松并立各千尺,间以灌木相低昂。松下上人坐碧草,秋影欲落衣巾凉。囊琴未发弦未奏,已觉流水声洋洋。赤城霞气通雁荡,巫峡雨色来潇湘。谁能千里坐致此,欲往久叹河无梁。风尘涨天蔽吴楚,六年怅望神惨伤。玄猿苦啼岩北树,白雁不到江南乡。赭山焚林绝人迹,如此山水非寻常。此图本为自安写,亦感同姓悲殊方。幽轩素壁泉声动,对此令我心为狂。何由扪萝逐麋鹿,振衣直上云中冈。登临一写漂泊恨,长啸清风生八荒。
https://shici.929r.com/shici/xXlulTKM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