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高未足,玩玩意空深。
颇似少陵叟,能留一院阴。
幸今长勿剪,无用晚知音。
莫作吴侬态,翻从爨下寻。
亭亭高未足,玩玩意空深。
颇似少陵叟,能留一院阴。
幸今长勿剪,无用晚知音。
莫作吴侬态,翻从爨下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尚未完全长高的梧桐树,其亭亭玉立的姿态引人入胜,仿佛在与观赏者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游戏。诗人以“玩玩意空深”一句,巧妙地将梧桐树拟人化,赋予了它一种深邃而神秘的魅力。接着,诗人以杜甫自比,表达了对这棵梧桐树的深厚情感,就如同杜甫对自然界的深情厚意一般,这棵树也能够为庭院留下一片阴凉,成为夏日里的一份清凉。
诗人对这棵梧桐树寄予了深切的期望,希望它能够得到妥善的照顾,避免被随意修剪,以免失去其独特的韵味和价值。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装饰,而忽略了事物内在的本质和价值,就像不要因为追求晚年的知音而忽视了当下的美好一样。
最后,诗人以“莫作吴侬态,翻从爨下寻”收尾,告诫人们不要像那些只追求表面华丽而不顾实际用途的人一样,最终只能像柴火一样被遗忘在角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论石如论玉,贵德不贵名。
形似偶尔同,未妨聊置评。
呜呼禹甸破,土贡久莫并。
问公安取此,万里随南征。
向来四方游,束书与俱擎。
愧彼钱马癖,寄我山林盟。
风流蕲州守,夙有能诗声。
见之谥以芝,用意真不轻。
谓公许器质,一再临专城。
宜为斋房秀,作瑞于圣明。
未应如商山,寂寞身中清。
须公力勉旃,石亦当与荣。
念我匪能赋,徵索见公情。
又惟此必诗,落笔空汗生。
传闻南池上,有石来自英。
我虽未识面,想像犹弟兄。
连朝南浦亭,系此一叶舟。
未去已欲动,既行奚复留。
篙撑尚依岸,风至忽打头。
中宵渺无际,清晓浩莫收。
行止固有定,淹速宁与谋。
我友邈难见,西山澹凝秋。
先君昔作濡须令,闾里所知清德高。
末路我今惭世业,一门君乃冠辰髦。
长公已有朝阳誉,夫子宁淹独冷曹。
颇念相从问畴昔,不堪岁月去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