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夕》
《秋夕》全文
唐 / 李咸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寥廓秋云薄,空庭月影微。

树寒栖鸟密,砌冷夜蛩稀。

晓鼓军容肃,疏钟客梦归。

吟馀何所忆,圣主尚宵衣。

(0)
翻译
秋天的天空广阔而云层稀薄,月光在空荡的庭院中投下微弱的影子。
寒冷的夜里,树木上鸟儿聚集得更密,台阶上的秋虫叫声稀疏。
清晨的战鼓声威严庄重,稀疏的钟声唤醒了客居者的梦境。
吟诗之后,心中怀念的是什么?圣明的君主还在夜晚辛勤工作。
注释
寥廓:广阔。
秋云薄:稀薄的秋云。
空庭:空荡的庭院。
月影微:月光微弱。
树寒:寒冷的树木。
栖鸟密:鸟儿聚集。
砌冷:冰冷的台阶。
夜蛩稀:秋虫稀少。
晓鼓:清晨的战鼓。
军容肃:军容严肃。
疏钟:稀疏的钟声。
客梦归:客居者的梦境。
吟馀:吟诗之后。
何所忆:心中怀念。
圣主:圣明的君主。
宵衣:夜晚辛勤工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的画面。"寥廓秋云薄,空庭月影微",开篇即以淡远的秋云和清晰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情境。"树寒栖鸟密,砌冷夜蛩稀",接着描写了树木在秋风中变得萧瑟,鸟儿栖息得紧密,而石阶上的夜蛩则叫声零落,这些细节都充分表达了秋天的肃杀与寂静。"晓鼓军容肃,疏钟客梦归",诗人通过晨钟和军中擂鼓的声音,传递出一种紧张而又庄重的氛围,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吟馀何所忆,圣主尚宵衣",则是诗人在回味着某种情怀,或许是在思念着故国或是历史上的某位君王。"尚宵衣"一词,更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含蓄。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特有情感,并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怀古思今的情怀。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展示了一种恬淡而深邃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铜雀台

西陵郁何近,台畔绮罗施。

蕙帐流明月,光辉异昔时。

舞衣还拭泪,歌曲总成悲。

妾愿从君化,长为陵树枝。

(0)

六桥堤上看美人走马

妖姬驰骏马,佳丽本相同。

玉腕光摇辔,罗衣色映骢。

汗流成腻露,尘起是香风。

为借春光去,将心送落红。

(0)

过谢四溟山房得香字

佳处景难忘,相逢再举觞。

鸟疑曾识面,花已惯闻香。

送目烟霞外,论心翰墨场。

但教欢赏洽,随地有沧浪。

(0)

任节妇吟

白杨多悲风,萧瑟生曲房。

二十解簪珥,白首谢容妆。

两髦若日月,矢死抱辉光。

嗟彼陌上燕,岁岁栖我梁。

君子奉高盖,驾言逝何方。

哀怨比琴筝,弦促柱以伤。

君命一何短,妾命一何长。

愿以妾赎君,君在不可望。

祗因斑采衣,缉君珠佩裳。

(0)

古塞上曲七首·其三

汉军大半懒征行,零落军书不记名。

昨夜边人传铁骑,依稀又到古龙城。

(0)

重游焦山信宿石壁庵二首·其二

成连去我久,清兴窈如昨。

来逢海月明,遂践携琴约。

淙淙水鸣弦,心手两无著。

馀音入风林,坐使衣裳薄。

夜分江婓悲,古调久不作。

行将遍名山,远梦接衡霍。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