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浮云久不开,他乡禾黍重徘徊。
报君尚愧求龙种,草檄应多倚马才。
南国传家惟二谢,东牟旧德有三槐。
寄言莲社当坛者,乘醉长登万里台。
天际浮云久不开,他乡禾黍重徘徊。
报君尚愧求龙种,草檄应多倚马才。
南国传家惟二谢,东牟旧德有三槐。
寄言莲社当坛者,乘醉长登万里台。
此诗由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名为《夏日邀游赋别,兼呈诗社诸君子》。诗中描绘了诗人夏日邀游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对诗社诸君子的敬意。
首联“天际浮云久不开,他乡禾黍重徘徊”以天边的浮云比喻离愁别绪,用“禾黍”象征着远方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颔联“报君尚愧求龙种,草檄应多倚马才”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自省,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如同倚马可待一般迅速完成檄文。
颈联“南国传家惟二谢,东牟旧德有三槐”引用古代名士的故事,赞美了诗社中人才辈出,既有如谢灵运、谢朓这样的文学大家,也有东牟山下三槐树下的贤人,暗含对诗社成员才华的赞誉。
尾联“寄言莲社当坛者,乘醉长登万里台”以莲社为喻,邀请诗社中的朋友们在醉酒之时,一同登上远在万里之外的高台,共享诗酒风流,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又体现了对诗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与谦逊,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佳作。
角巾私第自逍遥,诸老之中此老高。
无可柰何怀印绶,甚非得已用弓刀。
风生玉帐千兵肃,天落金牌一札褒。
缓急经心护乡井,生憎儿辈说功劳。
扁舟何寂寞,绝不见人家。
无处沽村酒,何从问菊花。
溪山澹相对,节序谩云嘉。
牢裹乌纱帽,西风日又斜。
折柳亭前送故人,平沙留得马蹄痕。
云生渡北迷行路,烟起江南认别村。
恨不与君同上道,归来无伴自开樽。
西楼独倚黄昏月,欲倩飞鸿寄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