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岸垂杨展绿阴,倚空庭树照波心。
游人不泛西溪水,岂见回环野径深。
夹岸垂杨展绿阴,倚空庭树照波心。
游人不泛西溪水,岂见回环野径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夹岸垂杨展绿阴"一句,以“夹岸”的方式设定了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两岸相依,杨柳随着岸边的曲线轻柔下垂,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色幽影。这里的“绿阴”不仅指视觉上的美,也蕴含着生机与生命力的意味。
"倚空庭树照波心"进一步拓展了景观的深度,“倚空”的树木仿佛与天空相依,树梢高耸,与清澈的水面形成鲜明对比。"照波心"则让人联想到光线穿过叶间,在水面上投射出光斑,显得既深远又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游人不泛西溪水,岂见回环野径深"则引出了行者对这片美景的感受和选择。诗人指出,即便是热爱旅行的人也不愿意在西溪水上泛舟,这是因为西溪周遭的自然风光实在太迷人,以至于人们宁愿留下足迹,徜徉在回环曲折的小路上,享受这份深远而又幽静的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行者情感的表达,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