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波浸白湖门,佛屋新分水北村。
窗可近书真窈窕,室才容榻颇深温。
妻孥共社同香火,鱼鼓催人作晓昏。
雪颔已疏怜我老,云踪无定与谁论。
三年波浸白湖门,佛屋新分水北村。
窗可近书真窈窕,室才容榻颇深温。
妻孥共社同香火,鱼鼓催人作晓昏。
雪颔已疏怜我老,云踪无定与谁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新建小阁的深情寄寓,以及对家庭生活的细腻感受。首句“三年波浸白湖门,佛屋新分水北村”以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勾勒出小阁建造的背景,暗示了其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接着,“窗可近书真窈窕,室才容榻颇深温”两句,通过描述室内环境的雅致与舒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妻孥共社同香火,鱼鼓催人作晓昏”则揭示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节奏,小阁不仅是个人的避风港,也是家人情感交流的场所。最后,“雪颔已疏怜我老,云踪无定与谁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体现了深沉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阁的环境与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的家庭情感与人生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和对自然、家庭、时间的深刻思考。
神仙境界无战争,奚用漆此巍巍城。
吾闻秦皇昔多欲,富贵已极贪长生。
蓬莱方丈欲亲到,车辙马迹无时停。
万骑南巡适吴越,天台咫尺行将登。
仙山不容肉眼见,天为设险藏神灵。
山中采药使未返,鲍鱼向已沙丘腥。
秦为防胡筑紫塞,连年不恤生灵害。
天亦防秦甚防胡,赤城高峙烟霞外。
神仙要非求可得,祖龙可笑徒劳役。
当时刘阮本无心,花笑水迎山自辟。
我向丹丘数往来,群仙杖舄未容陪。
挥毫欲续孙公赋,愧无掷地金声才。
目极苍崖千万丈,世无仙骨那能上。
直须内外两丹成,驾鹤骖鸾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