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芳春首未全舒,似我浮家怨索居。
薝卜林香琼树色,酹花应不为诸馀。
众芳春首未全舒,似我浮家怨索居。
薝卜林香琼树色,酹花应不为诸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赏花时的复杂心情与周围环境的细腻刻画。
首句“众芳春首未全舒”,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但诗人眼中的景象并未完全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意,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缺失或遗憾。接着,“似我浮家怨索居”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仿佛自己如同漂泊在外,孤独地面对着这满园春色,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接下来,“薝卜林香琼树色”描绘了一幅香气四溢、美如琼玉的花林景象。薝卜是一种在佛教中常被提及的花卉,象征着纯洁与神圣。在这里,它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可能是诗人内心对某种精神寄托的向往。而“琼树色”则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的美丽与珍贵,仿佛是诗人情感世界中的一抹亮色。
最后一句“酹花应不为诸馀”,“酹”字原指古代祭祀时向神灵洒酒的行为,在这里可能寓意诗人以花为伴,通过祭奠的方式寻求心灵的慰藉,但这祭奠并非为了其他事物,而是纯粹为了花,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深情与独特的情感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思绪万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渴望与珍惜。
塘上钩帘对晚香,半斜红日已侵床。
江妃羞出凌波袜,长在高荷扇影凉。
五岳三光,钟秀气、笃生人杰。
天付与、心肠锦绣,精神冰雪。
姓字早登龙虎榜,文书夜直丝纶阁。
谢君王、特地掇鸾坡,来闽粤。几千顷,恩波阔。
十万户,欢声浃。看致君尧舜,归班夔契。
谈笑扫清沙漠净,弥缝补就苍天缺。
愿年年、长醉腊前春,梅梢月。
古画从来宝绘堂,遗君敢借旧珍藏。
貌存故国三公贵,泽衍来孙百世芳。
家庙几年成阙典,宗枝此日倍增光。
当时种德根苗远,分得槐阴到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