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萧萧风正催,斗城晚景亦佳哉。
鸟衔落日归山去,马踏飞云过水来。
地回渐虞黔道险,天清遥识瘴烟开。
五溪行到源头处,万里关河首重回。
林木萧萧风正催,斗城晚景亦佳哉。
鸟衔落日归山去,马踏飞云过水来。
地回渐虞黔道险,天清遥识瘴烟开。
五溪行到源头处,万里关河首重回。
这首清代诗人严烺的《晚至青溪县》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山野景象。首句“林木萧萧风正催”,以萧瑟的树林和劲风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仿佛在催促旅人加快脚步。接下来的“斗城晚景亦佳哉”则转向城市,赞美了傍晚时分京城的美景。
“鸟衔落日归山去,马踏飞云过水来”两句,通过动态的意象——归巢的鸟儿和疾驰的马匹,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画面,夕阳西下,马蹄声中流露出旅途的艰辛与速度感。
“地回渐虞黔道险,天清遥识瘴烟开”暗示了诗人所经之地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暗含了旅途中的忧虑,但又因天气转晴,能望见远方瘴气消散,透露出坚韧与期待。
最后两句“五溪行到源头处,万里关河首重回”,表达了诗人历经跋涉,终于到达青溪县,回首望去,万里关河尽收眼底,既有完成旅程的满足,也有对未来路途的回味和展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寓含着诗人的情感起伏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世短意空多,脱屣苦不早。
劳生甘息机,已复伤病老。
昔同湖上游,君选南湖好。
我营茆三间,君亦架檐橑。
新瓦见炊烟,一饭笑先祷。
衰迟迫婉娈,窃冀十年保。
君多身后言,诙谐破煎恼。
我习陵谷悲,常恐迹如扫。
安知隔晨别,盖棺事即了。
惝怀骤惊触,未信斯人少。
冲冻梅始花,怪事出白旐。
吾尝读无衣,为雪西戎耻。
秦仲为大夫,诗人乃赋此。
猃狁胡为者,内侵逼京邸。
薄伐惟尹吉,爰以六月美。
蠢尔蛮荆族,犯顺扰南纪。
方叔出将兵,于是有采芑。
奉命征淮夷,辟疆南海抵。
诗人作江汉,实惟召公以。
吾于公本末,流连不知几。厉王出居彘。
宣居襁褓里。十有四年间,共和天下理。
如器未坠地,攲侧视所倚。
出手从容正,既正徐徐起。
呜呼旦奭后,庶几追负扆。
尝闻立孤事,成难死易耳。
程勉为其难,公孙瞑目死。
他孩代赵孤,义声犹磊磊。
何况匿公家,己子代太子。
千秋婴杵心,盖自召公始。
乳养史皇孙,狱门闭不启。
丙吉贤矣哉,去公尚千里。
《咏史三十一首·其三》【清·黄毓祺】吾尝读无衣,为雪西戎耻。秦仲为大夫,诗人乃赋此。猃狁胡为者,内侵逼京邸。薄伐惟尹吉,爰以六月美。蠢尔蛮荆族,犯顺扰南纪。方叔出将兵,于是有采芑。奉命征淮夷,辟疆南海抵。诗人作江汉,实惟召公以。吾于公本末,流连不知几。厉王出居彘。宣居襁褓里。十有四年间,共和天下理。如器未坠地,攲侧视所倚。出手从容正,既正徐徐起。呜呼旦奭后,庶几追负扆。尝闻立孤事,成难死易耳。程勉为其难,公孙瞑目死。他孩代赵孤,义声犹磊磊。何况匿公家,己子代太子。千秋婴杵心,盖自召公始。乳养史皇孙,狱门闭不启。丙吉贤矣哉,去公尚千里。
https://shici.929r.com/shici/yVHvFd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