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玉鸣金摇翠羽,若从江渚挹花神。
故将瑶佩聊相赠,肯信东家别有春。
戛玉鸣金摇翠羽,若从江渚挹花神。
故将瑶佩聊相赠,肯信东家别有春。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寅卿赵柱野宅上对水仙花(其二)》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戛玉鸣金摇翠羽"运用了比喻,将水仙花的洁白花瓣比作玉质的器皿发出的清脆声音,以及翠绿的叶子仿佛在风中摇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仙花的娇美和生机。"若从江渚挹花神"进一步将水仙花比作江边的女神,暗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故将瑶佩聊相赠"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喜爱,将其比作珍贵的瑶佩,愿意赠送以表敬意。最后一句"肯信东家别有春"则暗示了水仙花带来的不仅是眼前的美好,更像是一份春天的信息,让人相信即使在冬去春来之外,仍有别样的春意盎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赞美了水仙花的纯洁与魅力,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翠幄初防日影侵,春云送雨信无心。
莫愁客散妨车马,且喜农安得砭针。
侍妓点衣重结束,游人沾盖尚追寻。
临归未尽杯中兴,却放船头醉里吟。
湿云落地未回天,坠絮将飞力尚绵。
雾重自侵旗尾润,日高谁傍瓮头眠。
行田岁望三登谷,按辔诗成万选钱。
霖雨长应随出处,春来只见月光圆。
草木空催造化忙,六花先出压群芳。
酒寒玉斝消春味,烟湿金炉减昼香。
地暖落斝堆旋失,风和乱片舞初长。
相公更好调元去,已兆丰年在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