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凌虚台》
《凌虚台》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高台收晚照,远思浩无穷。

竹里清飙泛,山高翠霭蒙。

九层平可上,一径曲能通。

谁揭凌虚字,名浮亦未公。

(0)
注释
高台:高楼或者观景台。
晚照:傍晚的阳光。
远思:遥远的思绪。
浩无穷:广阔无垠。
清飙:清凉的风。
泛:吹过。
翠霭:青翠的云雾。
蒙:覆盖。
九层:多层建筑。
平可上:可以轻易攀登。
一径:一条小路。
曲能通:蜿蜒可达。
揭:揭示或者展示。
凌虚:升腾于空。
字:字迹或者象征意义。
名浮:名声浮动。
未公:不公正。
翻译
夕阳余晖洒满高台,思绪飘渺无边无际。
竹林间清风轻拂,山峦叠翠被薄雾笼罩。
九层楼阁近在眼前,弯曲小径也能通达。
谁能揭开那空中字迹,显赫声名未必公正。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傍晚时分,高台上夕阳西下,引发了诗人深远的思绪。"高台收晚照",画面开阔,富有诗意,展现了日落的壮丽景象。接着,"远思浩无穷"表达了诗人思绪如潮水般无尽,显示出其内心的深沉与广阔。

"竹里清飙泛",通过竹林中的微风,诗人寓情于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山高翠霭蒙",进一步描绘了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神秘和深远感。

"九层平可上,一径曲能通",这两句暗示了登临高台的道路虽然陡峭,但并非不可攀越,隐喻人生的道路虽曲折,但只要有决心,都能找到前进之路。

最后两句"谁揭凌虚字,名浮亦未公",诗人以"凌虚字"象征高台之名,表达对高台真正价值的思考。他认为,如果仅仅因为地理位置高而得名,那么这种名声并不公正,暗含着对名利虚浮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出郭印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留别部院诸公诗

西风渐觉透征衣,万里还家正及时。

近寺饯行曾有酒,今朝留别可无诗。

清朝峨豸深惭拙,白首盟鸥自笑迟。

江海茫茫霄汉远,致君勋业在皋夔。

(0)

葫芦架

移树当阶引稚藤,向空云雨绿层层。

好花历落葫芦小,十尺湘帘对曲肱。

(0)

山水歌

我曾扶醉登吴城,纵目长啸清风生。

庐山万叠杳如发,平湖浩荡涵苍冥。

览之顿尔宽怀抱,觉得乾坤隘如灶。

便将结草此栖迟,愒水玩山遂吾好。

别来数载居京师,黄埃满目衣裳缁。

回思昔游不可得,时时清梦来往之。

苦炎正尔楼前坐,忽君持此来相过。

披图恍惚惊心魂,好是良工为予作。

江流无穷山见影,绝似当时玩时景。

是耶非耶子细观,精神飒爽炎威屏。

嗟余山水癖难移,奈兹簪组为吾羁。

他时公家事一了,便当烂熳寻前时。

匡庐山下鄱湖口,买断溪山数千亩。

芒鞋竹杖任逍遥,富贵功名付无有。

(0)

夏日饮平江陈总戎园亭

夏日邀欢赏,池亭胜习家。

青摇金谷树,香度沁园花。

怪石凭轩小,芳丛夹路斜。

觥筹兴不极,爱此绝氛哗。

(0)

池萍

晓池双白鸟,飞去复飞回。

一片浮萍合,轻桡拨不开。

(0)

银麓奇峰

芙蓉削翠拂层霄,绝顶馀寒暑自消。

双鹿迷踪云露迥,数螺凝黛海天遥。

霜清夜识浮银气,月白时闻响玉箫。

我欲与君游汗漫,晚年期此觅松乔。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