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
《鹧鸪天》全文
宋 / 李清照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0)
注释
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随分:随便,随意。
尊前:指宴席上。
尊:同“樽”。
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翻译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和爱情的怀念与感慨的词。现在我们来细细鉴赏这首词。

首句“寒日萧萧上锁窗”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时节,阳光透过紧闭的窗户,显得分外孤冷和萧索。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梧桐应恨夜来霜”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梧桐树在秋天常常被霜覆盖,诗中用“应恨”二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哀愁,似乎连大自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楚。

第三句“酒阑更喜团茶苦”显示了诗人的情感转变。她选择用饮酒来忘却烦恼,但又偏好那苦涩的茶汤,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出了她复杂的情感状态。酒可以使人忘记烦恼,茶则给人带来清醒和思考,两者都是诗人情绪波动的写照。

“梦断偏宜瑞脑香”一句,则是说在梦境破碎之后,那些美好的、如同香气一般的回忆,却更适合在头脑中久久萦绕。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怀念。

“秋已尽,日犹长”表明虽然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但阳光依旧明媚。这种时间上的矛盾加深了诗人的情感复杂性,也凸显出她对逝去时光的不舍和惆怅。

“仲宣怀远更凄凉”提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文学家宋玉,字仲宣,他以忠诚著称,但也因此遭遇了无数磨难。诗人通过这个历史人物的名字,表达自己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这种怀念在秋天更显凄凉。

最后两句“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则是诗人的一种情感宣泄。她倡导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自然之美,不必过于沉溺于过去的痛苦。这里的“东篱菊蕊黄”指的是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自持,这也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烦恼、自我寄托于自然的哲理。李清照通过这首词展现了她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朝代:宋   籍贯:山东省济南章丘   生辰: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猜你喜欢

次韵李久善近诗四首·其四

高人来折节,不免稻粱谋。

排闷唯诗卷,消愁只茗瓯。

此时同幕府,何日共仙舟。

气味难相得,逢君写我忧。

(0)

莫能名庵二首·其二

青山突兀倚长空,不作人间儿女容。

几载无名茅处士,一朝识破有林宗。

(0)

和王安抚六言十首·其五

雅颂意久不闻,周孔业将遂堙。

若要兴灭继绝,不妨动地惊人。

(0)

荆南帅姚参政挽诗·其一

寿相背三甲,暮龄腰十围。

自陪初伏饮,竟作百年违。

楚泽秋初动,洪都梦已非。

向来千骑拥,悽恻片帆归。

(0)

曾耆英见过题赠六言四首·其一

庭空不张爵罗,林静可窥鸟窠。

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0)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其二

今年非闰年,是月已腊月。

北风勿渠嗔,汝自衣百结。

永夜只愁阴,清晨吹作雪。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