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字真清新,不薄今人爱古人。
于诗既然画岂异,江山景命摹其神。
求师当于古人好,进斯更当师大造。
画禅室里秘笈贻,炳也试一研精讨。
位置江山已合宜,江烟山树纷呈奇。
离钩三寸不可说,会之当于弗即离。
松下藉草伊谁氏,以手招呼那肯起。
骊连曩事如可闻,我亦因之下风矣。
杜甫七字真清新,不薄今人爱古人。
于诗既然画岂异,江山景命摹其神。
求师当于古人好,进斯更当师大造。
画禅室里秘笈贻,炳也试一研精讨。
位置江山已合宜,江烟山树纷呈奇。
离钩三寸不可说,会之当于弗即离。
松下藉草伊谁氏,以手招呼那肯起。
骊连曩事如可闻,我亦因之下风矣。
此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江山小景歌题王炳仿李唐画》。诗中杜甫的七字“不薄今人爱古人”,表达了一种对古今艺术的尊重与欣赏的态度。诗人认为在创作时,无论是追求传统还是创新,都应以真诚和清新为本,既不轻视当代艺术家,也不偏废古代大师。
“于诗既然画岂异,江山景命摹其神”一句,强调了诗与画在表现自然景观时的相通之处,画家通过描绘山水,捕捉自然的灵魂与精神。诗人进一步指出,学习绘画应当从古人入手,不断向大自然学习,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画禅室里秘笈贻,炳也试一研精讨”暗示了在绘画的探索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和领悟,就像在禅室内寻求心灵的启示一样。诗人鼓励王炳这样的画家,不仅要学习前人的技艺,更要深入理解自然,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位置江山已合宜,江烟山树纷呈奇”描绘了画家在作品中巧妙地安排了山水的位置,使得画面中的江水烟雾与山林树木呈现出独特的美感。这不仅体现了画家对自然景观的精准把握,也展现了他对艺术形式的独到理解。
“离钩三寸不可说,会之当于弗即离”可能是指在绘画时,细微之处的处理至关重要,不能轻易忽视。只有深入体会,才能把握住这些细节,使作品更加完美。
最后,“松下藉草伊谁氏,以手招呼那肯起。骊连曩事如可闻,我亦因之下风矣”通过描述一位在松树下休息的人,不愿起身的情景,以及对过去事情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历史往事的感慨。同时,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在面对如此美景和深邃的历史时,只能自愧不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王炳仿李唐画作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后辈艺术家的期许和指导。
归去来兮,不如归去,算来都是便宜。
也无烦恼,也没是和非。
选个岩前净处,好盖个、小小庵儿。
黄昏后,安眠一觉,直睡到大齐斋时。
此外别无事,逍遥快乐,几个人知。
高官好做,也要追陪。
假若前遮后拥,金鱼袋、厌损朝衣。
思量后,一个口里,插得几张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