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其一》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其一》全文
明 / 曹于汴   形式: 古风

昨岁长安来,今岁西山去。

道旁相睥睨,来往一何遽。

修途旅枕寒,暴客郊原聚。

岂不感君恩,绻绻不可住。

君臣谊自高,行藏别有据。

凭将迟迟行,聊以答吾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长安返回西山的旅途经历,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首句“昨岁长安来,今岁西山去”简洁有力地勾勒出诗人行程的转换,长安与西山作为地理符号,象征着不同的人生阶段或情感状态。

“道旁相睥睨,来往一何遽”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匆匆与繁忙,仿佛在暗示人生的短暂与匆忙。接下来,“修途旅枕寒,暴客郊原聚”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不安定,寒风中的旅人与聚集的暴客,构成了一幅充满挑战的画面。

“岂不感君恩,绻绻不可住”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恩情的深深感激,以及对离开的不舍与无奈。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君臣谊自高,行藏别有据”两句,转而探讨了人际关系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忠诚与自我决定的重要性。这里“君臣谊”可能泛指任何一种基于信任与责任的关系,而“行藏”则涉及行动与隐退的选择,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最后,“凭将迟迟行,聊以答吾遇”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相遇的感恩,通过缓慢而坚定的步伐,以实际行动回应每一次相遇,传递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与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曹于汴
朝代:明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猜你喜欢

忆秦娥.燕来

帘栊卷。穿来穿去双双燕。双双燕。

乌衣新剪,天涯游倦。衔花杏苑胭脂片。

翩跹掠雨深深见。深深见。雕梁春永,呢喃自遣。

(0)

虞美人.留别兰馀妹

白云掩映青山老。鬓入霜华早。

今宵且醉画屏前,明日还移小艇、绿杨烟。

黄昏细雨重门锁。挑尽孤灯火。

断肠无处问天公,梦逐陌头芳草、付残红。

(0)

浣溪沙.七夕寄抱珠

花里星河隐碧天。针楼瓜果又当筵。

秋风消息自年年。

无那情怀银烛底,有情明月玉阶前。

思君今夕不成眠。

(0)

洞仙歌.寄静台主人

无端一别,隔云山千里。锦字缄愁倩谁寄。

算浮生、总是会少离多,盼负却、灯下花前月底。

记曾留后约,何事蹉跎,冷落银屏旧时意。

寄语远游人、知否闺中,空望断、归舟天际。

更莫问、相思几多深,也不说、相思这般滋味。

(0)

沁园春.游知止山庄呈王梅影表叔

小舫蜻蜓,怯任西风,轻吹画桡。

爱寒山黛拥,细眉高髻,残阳碧袅,短缕长条。

路入溪湾,门涵水影,人立西湖第几桥。

循廊步,早窗纱齐拓,翠袖频招。何当曲奏云璈。

听字字、清真叶凤箫。

正丹枫两岸,霜文受记,菊黄三径,粉本争描。

绣斧闲居,班衣乐志,此福人间未易消。

耽游处、又斜阳一抹,瞥下花梢。

(0)

鹊踏枝.花朝

已十馀番风信透。花到生朝,点染春如绣。

忍怯轻寒笼翠袖。红绡闲系为花寿。

碧玉妆成池上柳。听彻莺声,舌胜调簧溜。

此日过尤容易否。一梳明月穿窗又。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