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漠风沙迥,防胡列汉兵。
才乘光禄塞,复逼右贤营。
玉剑连星出,金笳带月鸣。
谁怜万里外,辛苦为长城。
玄漠风沙迥,防胡列汉兵。
才乘光禄塞,复逼右贤营。
玉剑连星出,金笳带月鸣。
谁怜万里外,辛苦为长城。
这首《塞下曲(其一)》描绘了边疆的壮阔景象与戍边将士的艰辛生活。首句“玄漠风沙迥”,以“玄漠”点明边塞之地的辽远与荒凉,“风沙迥”则形象地勾勒出边塞特有的自然环境,风沙弥漫,景象苍茫。接着“防胡列汉兵”一句,点明了边塞之地的重要军事意义,汉兵驻守于此,以防外敌入侵。
“才乘光禄塞,复逼右贤营。”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边塞的紧张局势和将士们的忙碌状态。“光禄塞”、“右贤营”都是古代边塞的军事要地,这里用以表现边防的严密和战争的紧迫。这两句通过“才”、“复”二字,展现了边塞将士们频繁调动、随时准备应对战事的生活状态。
“玉剑连星出,金笳带月鸣。”两句则转向对将士装备和军乐的描写,玉剑在夜空中闪烁,金笳在月光下奏响,既体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豪迈,也暗示了他们生活的艰苦与孤独。这里的“玉剑”、“金笳”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将士们不屈的精神和对胜利的渴望。
最后,“谁怜万里外,辛苦为长城。”两句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深切同情和敬意。在遥远的边疆,他们远离家乡,忍受着孤独和艰苦,只为守护国家的安宁。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边塞生活的不易,也表达了对戍边将士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军事活动、将士装备及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险峻,以及戍边将士的英勇与辛劳,充满了浓郁的边塞风情和深沉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