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登高望远图》
《画登高望远图》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独上危崖望大荒,老怀应不为重阳。

白云红日频回首,萧飒西风两鬓霜。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人独自登上险峻的山崖,眺望无垠的大地之景。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首句“独上危崖望大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画面的主体——一位孤独的老人,他选择在悬崖之上,俯瞰广阔无边的大地。这不仅展现了老人的勇气与决心,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渴望与自然对话的心境。

次句“老怀应不为重阳”,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的美好时节。然而,在这里,诗人却说“老怀”不应仅仅是为了庆祝重阳,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于节日之外的感慨,即岁月的流逝并非仅限于特定的节日,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每一刻。

接下来,“白云红日频回首”,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白云和红日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景象,但在诗人的笔下,它们成为了情感的寄托。频繁回首的动作,既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眼前景色的欣赏。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细腻。

最后,“萧飒西风两鬓霜”一句,以形象的比喻收束全诗。西风萧瑟,两鬓如霜,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寓意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衰老。这一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诗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老人在高处望远的情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对时间、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与思考。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夜宴韩同年宅

王门更漏已沈沈,此夜相逢共醉吟。

浩饮不辞非嗜酒,清狂时发为知心。

诗因得趣联偏好,话到忘言意愈深。

携手出门同一笑,春风和气蔼儒林。

(0)

送总戎出征

天子龙飞定朔南,知君此去定呼韩。

班超自信轻投笔,马援仍能老据鞍。

饮马窟春泉脉煖,射雕风急雪花寒。

同行王粲吾知己,应有音书早寄看。

(0)

次孟子温赠之什

银箭铜壶促曙晖,论文未觉故人稀。

连床风雨三年别,百里星河两地违。

人物数推黄叔度,文章谁似谢玄晖。

高冈莫道无鸣凤,旧种梧桐已十围。

(0)

山居八事诗·其四蓺药

云护灵苗胜雪,日蒸香气成霞。

自拟老来扶疾,傍人错道医家。

(0)

读千里题赏静诗因而有寄

旧闻诗学有渊源,喜见新题赏静轩。

拾得珠玑愁海客,织成云锦费天孙。

竹烟茶熟风生枕,鹤梦秋清月到门。

我亦钟山爱唫者,好烦尺牍寄瑶琨。

(0)

赋徐公子澄碧轩十二韵

赐第古城东,池连旧辟雍。

画檐涵浩渺,素壁动冲融。

公子闻轩处,长云野望通。

影沉南寺塔,声浸北山钟。

曲槛临流得,横桥到岸逢。

龟翻荷盖雨,莺掷柳丝风。

莎借秋帘绿,萍欺晓幔红。

蜗传书法古,鱼识阵图雄。

舞剑惊飞鹤,谈诗起蛰龙。

自天恩泽溥,向煖墨华浓。

气浥研朱露,光浮射鸭弓。

我思分钓石,莫遣碧苔封。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