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史泳》
《赠史泳》全文
宋 / 吴惟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烽火穷边几度愁,亦曾将死博封侯。

谤兴在彼情谁恕,事过知君痛自休。

跨马甲衣春雪白,射雕弓箭晓星流。

救时正属英雄者,更著工夫必到头。

(0)
鉴赏

这首诗《赠史泳》由宋代诗人吴惟信所作,通过深沉的历史反思与对英雄气概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敬意。

首联“烽火穷边几度愁,亦曾将死博封侯”,开篇即以烽火连天、边疆战乱的景象描绘出历史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壮。诗人以“愁”字点明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英雄们为了国家荣誉与个人功名不惜牺牲生命的勇气与决心。

颔联“谤兴在彼情谁恕,事过知君痛自休”,则深入探讨了英雄在历史中的遭遇与评价。这里“谤兴”指英雄在生前或死后遭受非议与误解,“情谁恕”表达了对英雄被误解的同情与无奈。后句“事过知君痛自休”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或许会逐渐理解英雄的付出与牺牲,但这种理解往往来得太迟,英雄已无法亲自感受到。

颈联“跨马甲衣春雪白,射雕弓箭晓星流”,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英雄的英勇形象。马蹄踏雪、身着铠甲、射雕时弓箭划破夜空,这些画面既展现了英雄的勇猛,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尾联“救时正属英雄者,更著工夫必到头”,总结全诗,强调在危难时刻,正是英雄挺身而出,拯救时局。同时,诗人也寄寓了对英雄精神的赞美与期待,即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不懈,终将有所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的深情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高敬仰,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人性善恶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惟信
朝代:宋   字:仲孚   籍贯:霅川(今浙江吴兴)

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 
猜你喜欢

和傅汝砺寄来韵·其一

江水舟航日夜东,故人音问得常通。

君才能挽千钧重,我老惟怀一亩宫。

自古山林容小隐,只今台省有诸公。

欲知别后诗成处,都在花香竹影中。

(0)

晚过韶州

世去重华远,名偕二石存。

溪寒清见底,榕老乱垂根。

野色偏宜晚,民居仅似村。

曲江人已矣,楚些拟招魂。

(0)

和閒閒吴真人二首·其二

天上神仙吴子晋,丹凤楼前驾鹿车。

红门下马见天子,袖有一卷养生书。

(0)

题李遵道画竹木图

风流未识生前面,翰墨空遗死后名。

凤尾拂云秋有影,龙头出水夜无声。

半生清节江南梦,万里灵槎海上行。

应逐锦袍弄明月,倒骑赤鲤对吹笙。

(0)

和韵三茆山呈张伯雨外史

碧桃花落蓬莱宫,银屏甲帐围春风。

冰帘卷水玉堂静,白露滴月银床空。

仙人夜酌九霞酒,手握北斗倾尊中。

梧枝落影凤凰语,幽韵仿佛临苍穹。

伐毛洗髓天地老,火鼎夜出芙蓉红。

呼龙洞口种瑶草,采药忽遇松间童。

茆君自骑一虎去,犹闻珂佩声丁东。

武华山人三载别,绿袍赤杖苍髯翁。

淮南江上复相见,落日淡淡天无穷。

明朝稽首渡江去,楚水清浅银河通。

(0)

赠别鹫峰上人

建溪秋高山水清,溪边偶识衡阳僧。

临水洗钵挂溪阁,夜访校书天禄灯。

圣经佛偈通宵读,苜蓿堆盘胜食肉。

回雁峰南难寄书,武夷洞前堪煮粥。

西风猎猎吹水寒,相送郎官南出关。

校书公子玉京去,衡阳上人何日还。

手中玉杖春雨绿,毋乃湘君庙前竹。

胡不截作双凤箫,吹作来仪舜庭曲。

古曲雅以淡,天高难上闻。

不如且挂杖头月,归卧祝融峰畔云。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