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峰前累世居,圣朝旌表振门闾。
四方来客多登第,一邑为儒喜读书。
诗阁夜闻吟木狖,水亭晴见戏荷鱼。
石娇华表溪山里,晚景寒烟尽不如。
元秀峰前累世居,圣朝旌表振门闾。
四方来客多登第,一邑为儒喜读书。
诗阁夜闻吟木狖,水亭晴见戏荷鱼。
石娇华表溪山里,晚景寒烟尽不如。
这首诗描绘了元秀峰前的华林书院,世代书香门第,受到朝廷表彰,成为当地文化繁荣的象征。四方学子纷纷前来求学,书院内读书声琅琅,夜晚木狖伴着诗人的吟诵,晴日里水亭边,荷鱼嬉戏增添生机。书院周围的自然景色优美,尤其是石华表矗立在溪山之间,傍晚时分,寒烟袅袅,都比不上这里的儒雅氛围和宁静之美。诗人高绅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华林书院的学术气息和环境幽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场景。
昔闻潼关名,今履潼关道。
巇崄何年开,崔嵬自天造。
群山一拳多,长河百川导。
仰面天茫茫,荡胸云浩浩。
径路何萦纡,力惫无由到。
长风振林薄,为我解烦燥。
停车坐移时,谁复同笑傲。
设险壮三秦,皇风肆丕冒。
客路敢辞劳,君恩欲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