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兰亭迹,空留砚石存。
时来洗残墨,付与细鳞吞。
千载兰亭迹,空留砚石存。
时来洗残墨,付与细鳞吞。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文人雅士活动的追忆,特别是与书法和砚台相关的场景。"千载兰亭迹,空留砚石存",开篇即以“兰亭”这一历史名胜为背景,引出对过往文人聚会、挥毫泼墨情景的怀念。"兰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盛会之地,而“空留砚石存”则表达了随着时间流逝,那些盛事已成过往,唯有砚石作为见证者静静地留存。
接着,“时来洗残墨,付与细鳞吞”,诗人想象着在某个特定时刻,人们会来到池边清洗用过的墨迹,仿佛是将过去的创作与情感都融入了池水之中,最终被细小的鱼儿吞食。这种描写充满了诗意的想象,既是对古人生活情趣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转、记忆消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古雅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展现了文人墨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瞬间,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记忆难留的深刻思考。
蓼岸蘋汀,绿水外,数间茅屋。
斜阳小,茫茫暮霭,乱山古木。
似是耕烟得意笔,又疑米老惬心作。
想化工,笔墨已云烟,巧生熟。笔未到,神已足。
真墨宝,出书簏。披图游遍了,胸中丘壑。
妙手荆关今已杳,三王以后无人续。
信平生,品画眼无花,真奇福!
何来琐骨玲珑,翩翩忆向空中坠。
皎洁脂凝,娉婷玉立,轻盈砍语。
似絮沾泥,如花堕溷,前身何处。
记儿童游戏,几回雕镂,便自见、丰神露。
只有玉娥生妒。洗铅华全身寒素。
春光融泄,腰肢消瘦,凭谁防护。
冷眼相看,偶然含泪,悄无情绪。
伯明朝、日上帘栊,蓦地效、飞琼去。
偶梦前游,满座上、凄凄切切。
才几日、钗光钏影,鬟云肌雪。
浅碧窗儿梧叶雨,深红帘子梨花月。
凭谁将、旧境剪分开,并州铁。蚕已死,丝难绝。
麝已尽,香难灭。叹憨生儿女,痴心空热。
南国年华桃叶妹,西风捐弃蘼芜妾。
把将来、归宿较而今,为悲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