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安南奉使来,玉葩曾看岭头梅。
由来使者清于玉,不带飞尘半点回。
两度安南奉使来,玉葩曾看岭头梅。
由来使者清于玉,不带飞尘半点回。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徐良玉梅花(其一)》。诗中以“两度安南奉使来”开篇,巧妙地将诗人两次出使安南的经历与梅花相联系,寓意深远。接着,“玉葩曾看岭头梅”一句,不仅描绘了梅花的洁白如玉,更暗喻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纯洁的心灵。随后,“由来使者清于玉”进一步强调了使者身份的高洁,与梅花的品质相得益彰,表达了对使者品德的赞美。最后,“不带飞尘半点回”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使者归来的清廉,没有沾染丝毫世俗的尘埃,完美地呼应了前文的意象,彰显了诗人的道德追求和审美情趣。
整首诗通过梅花这一自然界的美好形象,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颂扬,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和高度推崇。
深红浅紫,西园路、绿叶扶苏清晓。
水边林下,午醉晨妆,粲粲不知多少。
数百成丛,斜傍石榴花下,开时也随人好。
尽薰风、吹得容光炫耀。倾倒。
任是东西欹侧,只解对、太阳留照。
蒂浅莫簪,色堪夺目,谁共牡丹相较。
须信昆明铜雀,罗生疏植,朩槿如何同调。
甚眼前无奈,轻谈微诮。
拂金徽,开素匣,白鹄窥帘窦。
解愠南风,习习飘朱袖。
何须涧响松涛,冰清盈抱,将陈曲、楚明光奏。
闺中秀。试问流水高山,正声又依旧。
罗袂红裙,应有钟期构。
不劳司马求凰,文君今日,早先把、隐情轻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