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丹复命篇.五言十六首·其十三》
《还丹复命篇.五言十六首·其十三》全文
宋 / 薛道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巧拙仍藏伏,神精用意包。

坎离或互用,金木喜相交。

白雪能同鼎,黄芽共一包。

乾坤推九六,复姤运初爻。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道光所作的《还丹复命篇》中的第十三首,以五言体呈现,共计十六句。诗中运用了道家哲学中的诸多概念,如“巧拙”、“神精”、“坎离”、“金木”、“白雪”、“黄芽”、“乾坤”、“九六”、“复姤”以及“初爻”,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深邃而玄妙的宇宙观。

首先,“巧拙仍藏伏,神精用意包”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物质属性与人的精神活动联系起来,暗示着在万物之中蕴含着智慧与力量,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利用。

接着,“坎离或互用,金木喜相交”则进一步阐述了五行学说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坎(水)与离(火)代表阴阳的对立统一,金与木则象征着物质与生长的力量,通过“互用”与“相交”,展现了自然界中动态平衡与和谐共生的景象。

“白雪能同鼎,黄芽共一包”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雪”与“黄芽”分别比作纯净与生机,它们能够融合于“鼎”与“包”之中,象征着通过修炼与转化,人可以达到身心的纯净与生命的升华。

最后,“乾坤推九六,复姤运初爻”则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乾坤代表天地,九六指的是《周易》中的卦象,复姤则是两个卦名,代表着事物从开始到结束的循环过程。通过“初爻”的描述,强调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起点与基础,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对宇宙秩序与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内在的修炼与外在的顺应,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存的状态。

作者介绍

薛道光
朝代:宋

陕府鸡足山人,一名式,又名道原,字太源。尝为僧,法号紫贤,又号毗陵禅师。云游长安,留开福寺。后为道士。徽宗崇宁五年寓郿,遇石杏林传授口诀真要,乃注解《悟真篇》,作《复命篇》及《丹髓歌》。高宗绍兴中寿至一百十四岁卒。
猜你喜欢

江郎三片石

伟哉造物真好奇,雕镌万象成险巇。

江郎山高千丈顶,有石三片如穹碑。

我欲问山灵,立此将何为?

得非上有太古字,用纪天开地辟图书未启之文辞。

置之禹迹不到处,万古不令人见之。

巨灵赑屃鬼斧削,古苔班驳苍藤垂。

盘盘松桂隐蒙密,山坳小构江郎祠。

三君兄弟并年少,雍容被服仙官仪。

前行便入九闽路,秋山不断天风吹。

(0)

丹阳道中

杰阁临城迥,斜阳挂塔曛。

清波寒鹭影,白草乱羊群。

市火酒帘动,邻船醉语闻。

此生初作客,天末认吴云。

(0)

瀛台赐鱼和赵少宰韵

冰覆霜鳞色瑾瑜,承恩齐向苑中趋。

临流欲跃千髻集,绕树争携万木呼。

波饫蓬池名最美,影连绯袋宠先殊。

还须共识和羹意,免得庖人越俎虞。

(0)

豫让桥

女为悦己容,士为知己死。

壮哉一豫让,乃能达斯旨。

吞炭复漆身,忠烈忘妻子。

国士与众人,岂曰可方比。

斩衣志未成,报智亦足矣。

荒桥旧址空,流水只如此。

至今太行云,犹作剑锋气。

(0)

桃源涧

斜阳归曲涧,薜荔暗风吹。

古墓人行少,深山叶落迟。

看云心不动,爱石坐常移。

去住成今古,寒林应未知。

(0)

西洋琥珀酒船歌

海外良工擅奇思,酒船制作穷珍异。

滑稽足傲鸱夷形,淋漓可使淳于醉。

宛转玲珑二尺长,镂金错采巧莫当。

文珠作窗玳瑁屋,白银为篷珊瑚樯。

酌酒五升帆半起,峡船始发春江里。

引壶注满饱欲张,蓬蓬已可行千里。

长年三老毛发动,须眉飒飒笑相视。

绮疏启处中有人,皎若芙蓉照秋水。

须臾酒竭帆亦收,回看堂上惟虚舟。

机缄动止那可测,见者疑同神鬼游。

此器徒闻出西域,估客新从舶中得。

由来奇巧汩人心,不胫还能走中国。

对之三叹谢贾胡,匏尊一酌足自娱。

居奇漫直十家产,适用岂若千金壶。

投珠抵璧当代事,雕锼无益何为乎。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