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所南画兰卷樊山所藏元明题者三十余人末有张文襄题诗樊山自题七言长篇一绝句八皆丁未都中作也》
《郑所南画兰卷樊山所藏元明题者三十余人末有张文襄题诗樊山自题七言长篇一绝句八皆丁未都中作也》全文
清 / 沈曾植   形式: 古风

硾光闇脱由拳纸,小字凋残丁子尾。

尖豪破墨不破水,元是孤臣泪铅泚。

昔为王者九畹香,今扫僧残一锥矣。

图中两花间九叶,左方长短参差七。

六陵云黯一星移,白雁声催北风急。

右方二叶短复短,心在零丁海洋畔。

可知正统远仍存,块肉犹延丙丁算。

国香零落天之涯,国殇毅魄怀王知。

南翁傥有南公语,本穴嗟当木坏时。

呕血总为天水碧,啼魂常抱冻青枝。

当门翻恨无摧折,祭鬼何妨入炼持。

遗事郑陈韩各写,精爽何分在朝墅。

刳心史已瘗承天,代舞灵应依亳社。

沧桑几度红羊换,长卷珍留清閟玩。

题诗原是太平年,黄閤紫枢眉寿愿。

十年我辈草间存,一老不遗箕尾远。

酒阑坐客重披看,若有人兮泪如霰。

呜呼舜禹之事盗蹠章,昔为狄灭今梁亡。

西州华屋渺龙荒,马策余泪秋淋浪。

我无桥亭之砚端筴知阴阳,亦无西台竹如意。

朱鸟有噣空彷徨,《春秋》不作《骚》不光。

萧艾变化兰无芳,提笔掷笔歌慨慷。

人间谁要埋忧地,一往牢愁天上寄。

(0)
鉴赏

这首诗是沈曾植对中国古代画家郑所南所绘兰卷的鉴赏之作,通过描绘画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个人感慨的深沉思考。诗人首先赞美了纸张的精致和字迹的细腻,将墨痕比喻为孤臣的眼泪,暗示了画家的爱国情怀。接着,他将兰花与历史人物(如楚怀王)相联系,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哀叹。

诗中提到的“六陵云黯”、“白雁声催”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人还借用“南翁”、“木坏”等典故,寓言世事无常,而兰的坚韧象征着亡国之人的精神不死。最后,诗人感叹自己身处乱世,但仍怀揣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一幅画的解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历史想象和个人的情感寄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作者介绍
沈曾植

沈曾植
朝代:清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猜你喜欢

藏春亭

韫椟深藏百炼丹,主人醒坐火炉闲。

乾坤在处明双眼,风雨凭君度一关。

日暖牙签抽满席,绿阴黄鸟语其间。

何人肺腑收全尽,再见先生作半山。

(0)

和清所李山人

兰蕙霜前不改芳,山人依旧古冠裳。

适逢九九亲宾会,行迓三三药草香。

江湖岁晚先忧在,月旦评高水鉴光。

老痒年来搔未去,新诗撩我兴偏长。

(0)

餐荔次韵·其一

一抹丹霞百树连,江园荐荔喜新鲜。

繁华独数端阳后,风味应无夏至前。

代柬群公真有句,膏车盘谷总忘年。

石桥流水古松下,此地谁分一洞天。

(0)

同年郑凫溪招饮次韵·其二

晓晴载酒游花间,何限风光豁笑颜。

春斝淋漓衫袖湿,野芹参错鬓毛班。

风来紫水千重浪,雨后黄云万叠山。

天道处分还我辈,等閒车马不须攀。

(0)

燕城早出南关有感

马渡南关天未明,远村咿哑有鸡声。

带星讶我行偏早,枕石何人睡不醒。

往事故应挥手去,好山端合出头争。

诸峰晓望嶒崚起,不似屏西水月清。

(0)

壮蒋叔英冒夜偕周自正谢振卿登飞云顶

薄暮师归不肯从,昏黑七圣皆迷踪。

久倚门闾望不至,恐陷虎口蚺腹中。

岂知壮志直前去,穿贯兽穴飞云峰。

三生笑坐三生石,眼轻四百归鸿蒙。

蒋生蒋生真士雄,踏碎五岳成虚空。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