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我谷中兰,猗猗复英英。
秋气日夜至,鶗鴂乃先鸣。
百草不重芳,霜露浩纵横。
栖栖就一役,慷慨非其情。
少壮复何为,老大无成名。
嗟我谷中兰,猗猗复英英。
秋气日夜至,鶗鴂乃先鸣。
百草不重芳,霜露浩纵横。
栖栖就一役,慷慨非其情。
少壮复何为,老大无成名。
这首诗《长歌行(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深沉的抒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追求未果的感慨。
诗的开篇“嗟我谷中兰,猗猗复英英”,以兰花自比,兰花在山谷中生长,既美丽又芳香,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质与才华。接着,“秋气日夜至,鶗鴂乃先鸣”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渐起,鶗鴂鸟的啼鸣预示着季节的更迭,暗喻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
“百草不重芳,霜露浩纵横”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百花凋零,只有霜露横行,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接下来,“栖栖就一役,慷慨非其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不甘,尽管努力工作,却并非出于真心,流露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少壮复何为,老大无成名”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反思自己年轻时的努力与奋斗,到老来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追求未果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引人深思。
隔云一雁衔秋去。苏堤上、听得游人相语。
疏影暗香中,谁与花为主。满目有山无限意。
跨白鹤、云霄飞舞。飞舞。正断桥流水,苍苔生处。
应羡地暖江南,近小春时节,南枝先吐。
人似此花清,人比花尤苦。移向樽前须识取。
只许与、松篁为侣。为侣。待金鼎调羹,百花红紫。